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视频             直观中国       |      老外在贵州       |       热点专题       |      Hi,贵州!     
“村BA”架起中美青少年友谊之桥|2025美国青少年走进贵州人文探访交流活动在黔举行
2025-07-14 10:04:37来源:天眼新闻编辑:赵滢溪责编:赵滢溪

  “在贵州,‘村BA’作为乡村篮球文化的象征,不仅是一项体育赛事,也是贵州人民对篮球热爱的集中体现,更是中国乡村文化蓬勃发展的生动写照。”

  7月12日,在中美青少年主题共创分享会上,美国青少年代表团带队教师内森·亨利·波芬巴格作为美方代表,回顾了此次贵州之旅。他对贵州“村BA”赞叹不已,称其为中美青少年搭建起一座友谊的桥梁。

  为响应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未来5年愿邀请5万名美国青少年来华交流学习”重要倡议,7月6日至12日,由贵州省委宣传部、贵州省教育厅联合主办的“燃情‘村BA’·快乐贵州行”2025美国青少年走进贵州人文探访交流活动在黔举行。来自美国的38名师生深入贵州贵阳、安顺、黔东南、黔南等地,以篮球为纽带,通过体育互动、文化体验与生态观察,多维度感受“山地公园省”的独特魅力。

“村BA”架起中美青少年友谊之桥|2025美国青少年走进贵州人文探访交流活动在黔举行

活动首日,美国青少年代表团在贵州省博物馆合影留念。龙永 摄

  在世界首座山区峡谷千米级跨径桥梁——坝陵河大桥,美国青少年们深入大桥内部游览,在370米的高空体验“空中漫步”,实地感受贵州超级工程的雄伟壮观以及桥旅融合的创新发展。

  来自美国亚利桑那州的理查德·贝斯科感叹:“来贵州之前,我从未想到群山间竟藏着世界级的工程奇迹。”这座创下6项世界纪录的悬索桥,成为美国青少年“桥见”贵州的第一把钥匙,让他们真切感受到“天堑变通途”的中国速度。

“村BA”架起中美青少年友谊之桥|2025美国青少年走进贵州人文探访交流活动在黔举行

美国青少年们登上坝陵河大桥,在370米的高空体验“空中漫步”。龙永 摄    

  在万练飞空的“亚洲第一瀑”——黄果树瀑布,雷霆水势为这群年轻的国际友人带来夏日第一抹清凉。水帘洞中,梅丽莎·舒琴·布朗任由飞溅的水珠打湿衣衫,热情地与镜头互动。

  “这里太凉快了!走进瀑布群,能近距离感受大自然的奇妙,是夏天最棒的体验!”这位来自美国东部弗吉尼亚州的女孩,开心地完成了她“打卡”贵州瀑布的心愿清单。穿越水雾长廊,体验冒险与激情,美国青少年们见证了属于贵州“千瀑之省”的美丽。

“村BA”架起中美青少年友谊之桥|2025美国青少年走进贵州人文探访交流活动在黔举行

美国青少年代表团走进黄果树瀑布景区,“打卡”瀑布水帘洞。龙永 摄

  跨越太平洋的“双向奔赴”之旅,不仅是中美青少年增进了解、缔结友谊之旅,更是一场沟通心灵、面向未来的青春之约。

  68级跌水瀑布沿响水河铺展,飞珠溅玉,勾勒出青山绿水间的“天然画廊”;漫步在集洞、林、湖、瀑、石、水景观于一体的水上森林,北纬25度的“地球绿宝石”荔波小七孔,向青少年们展示了贵州作为“喀斯特王国”的生态奇观。

“村BA”架起中美青少年友谊之桥|2025美国青少年走进贵州人文探访交流活动在黔举行

美国青少年代表团来到“地球绿宝石”荔波小七孔,近距离感受贵州“喀斯特王国”的魅力。龙永 摄    

  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地——西江千户苗寨,美国学生代表理查德·贝斯科通过体验非遗蜡染制作、苗族长桌宴、“高山流水”等民俗,让美国青少年们看到了贵州作为“文化千岛”的绚丽。

“村BA”架起中美青少年友谊之桥|2025美国青少年走进贵州人文探访交流活动在黔举行

美国青少年代表团在西江千户苗寨体验非遗蜡染手工技艺。龙永 摄    

  而在群山环绕的台盘村“村BA”篮球场,植根于“六月六”吃新节的中国乡土赛事,成为中美青少年交流的新平台。

  伴随着观众的助威呐喊,7月11日下午,美国青少年代表队对阵贵州“村BA”青少年代表队国际友谊赛拉开帷幕,双方队员在防守和进攻中挥洒汗水、恣意奔跑。在贵州大山里的露天球场,“快乐篮球”让这群来自不同国家、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年轻人找到了共同语言。

“村BA”架起中美青少年友谊之桥|2025美国青少年走进贵州人文探访交流活动在黔举行

美国青少年代表队队员与贵州“村BA”青少年代表队队员在篮球场挥洒汗水、以球会友。龙永 摄

  每一名青少年都是一颗友谊的种子。从万桥飞架的超级工程到喀斯特原始生态秘境,黔山秀水成为打开国际社会感知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从传承千年的非遗技艺到热血纯粹的乡土赛事,篮球划出的弧线,为太平洋两岸的青年架起了一座中美友谊之桥。这个夏天,关于贵州的回忆在中美青少年的心中播下珍贵的种子,未来定将成长为增进两国相互了解,传承传统友谊的参天大树。(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李钰 龙永)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