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视频             直观中国       |      老外在贵州       |       热点专题       |      Hi,贵州!     
畅行贵州更便捷!外籍来黔人员享“丝滑支付”
2024-12-18 09:40:50来源:天眼新闻编辑:罗淼责编:赵滢溪

  国家移民管理局12月17日发布公告,即日起全面放宽优化过境免签政策,将过境免签外国人在境内停留时间由原72小时和144小时均延长为240小时(10天),同时新增21个口岸为过境免签人员入出境口岸,并进一步扩大停留活动区域。

  随着中国免签“朋友圈”扩大,优化过境免签政策全面放宽,外籍人员来华热情不断升温,为让外籍来黔人员享受更“丝滑”的支付体验,贵州不断优化各项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

畅行贵州更便捷!外籍来黔人员享“丝滑支付”

外籍游客在贵州景区内兑换到了人民币

  今年4月,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支付服务中心正式启用,外籍来黔人员无需走出机场就能实现外卡刷卡、ATM取现、货币兑换等需求。

  随后,省内梵净山、小七孔、万峰林等各重点景区相继设立起了14个外币兑换点,填补了各景区的外币兑换业务空白。

  在西江千户苗寨景区内,前来旅游观光的外国游客对苗族银饰、苗绣、蜡染、芦笙、长桌宴等苗族文化元素特色产品产生浓厚兴趣。购特色银饰、品地道美食、拍苗寨写真、寄明信片,他们纷纷通过POS机刷卡、扫码、现金等方式完成了支付。

畅行贵州更便捷!外籍来黔人员享“丝滑支付”

外籍女孩穿着特色服饰拍写真

  自优化支付服务工作开展以来,中国人民银行贵州省分行联合贵州省文旅、商务等12个相关单位印发《贵州省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实施方案》,从优化银行卡受理环境、提升外籍来黔人员外币兑换服务、改善现金使用等八个方面提出具体措施,统筹力量打通支付堵点。

  “刚开始我也担心,在兑换外币和支付时会不方便,但是来到这里以后,发现可以兑换外币,刚才我就换了人民币,真的非常方便”。应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邀请,由美中青少年学生交流协会组织的美国青少年“青春同行”华盛顿州代表团近百名师生来到贵州西江千户苗寨,团员Johnnie此时正在向记者展示他刚换到的人民币。

  围绕外籍来黔人员支付服务需求,中国人民银行贵州省分行着力聚焦旅游链条场景,切实保障外籍来黔人员在重点区域的支付便利性。

畅行贵州更便捷!外籍来黔人员享“丝滑支付”

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内支持外卡取现的ATM机

  中国人民银行贵州省分行支付结算处支付管理科科长蒋昕告诉记者:“我们不仅在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等省内人流较大的交通枢纽布放支持外卡取现的自动取款机(ATM)、外币兑换自助机,还推动省内4A级以上旅游景点和4星级以上酒店实现外卡受理,基本满足了外籍来黔人员在‘食、住、行、游、购、娱、医’等场景的支付服务需求。”

  截至11月末,全省共有4.45万商户可受理外卡。17家全国性银行的自动取款机(ATM)均支持外卡取现。全省外币现钞兑换银行网点达360家,外币代兑机构为56家。2024年1月至11月外卡刷卡、取现等多项数据均较去年同期实现翻番,全省支付便利性和包容性再上新台阶。

畅行贵州更便捷!外籍来黔人员享“丝滑支付”

交通银行中山东路支行内摆放的外籍来华人员支付指南

  今年夏季,贵州频上各互联网平台热搜,成为外籍人员新的旅游热门目的地。交通银行中山东路支行营运主管梁梅向记者介绍:“因为贵州旅游热度的增加,今年前来兑换零钱的外籍人员较往年有所增多,特别是对零钞有较大需求。”

  据了解,为满足外籍来黔人员小额消费支付需求,各银行网点还推出了“零钱包”兑换服务,提供包含1元、5元、10元等不同面额人民币现金的兑换产品。

  接下来,贵州将继续完善多层次、多元化的支付服务体系,结合境外来华人员的实际支付需求和习惯,不断改善银行卡受理环境、持续提高现金服务水平,努力扩大支付服务的覆盖范围,在开户、消费支付、提现等环节提供更多便捷服务,让外籍来黔人员畅行无阻、消费无忧。(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阳萌 廖文祥)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