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发布的贵州省2024年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2024年全省接待游客人次比上年增长10.4%、旅游总花费增长13.3%,旅游市场全面复苏。
过去一年,贵州聚焦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深入推动旅游产业化“四大行动”,围绕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建设多彩贵州旅游强省,推动“旅游+”多业态融合发展,带动旅游及相关服务业较快发展。
夏季,贵州旅游游人如织。
在贵州财经大学贵州旅游经济与管理研究院院长杨春宇看来,通过“旅游+”多业态融合、服务质量提升、市场推广和政策支持等多方面的努力,贵州旅游产业在2024年取得了显著成就,为未来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道路上迈出更大步伐。
假日旅游人潮涌动,美好城乡主客共享。依托世界级旅游资源,贵州不断完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支撑体系,加快推进“黄小西,吃晚饭”等世界级旅游景区打造,积极创建5A级旅游景区。同时,推动贵阳、遵义、安顺、兴义等一流旅游城市建设,提升重点中心城市旅游服务功能。
看“村超”已成为来贵州重要的旅游方式。
从唱遍大江南北的《上春山》到持续出圈的“村超”“村BA”,贵州不断创新客源引流方式。全年推出文旅优惠活动,打出“重点推介+政策优惠+流量吸引”的组合拳,使得全省旅游市场加速升温。2024年暑期,网友的热评和贵州旅游的热浪便扑面而至,横扫各大避暑消夏榜单。
在旅游业加快发展的有力带动下,住宿和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8.5%和9.5%,旅客运输总量增长6.4%,其中高铁和民航旅客吞吐量分别增长14.2%和12.3%。旅游市场的繁荣不仅提升了旅游产业自身的经济效益,还通过产业关联效应推动了整个经济的活跃度。
热闹的荔波高铁站。
另据2025年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4年入境过夜游客人次增长81.8%。杨春宇认为,这一数据反映出贵州在国际旅游市场上的吸引力显著增强。随着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的实施,贵州的国际旅游市场正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旅游热度高涨带来人气更加兴旺。全省文旅、酒旅、农旅、体旅等融合发展,避暑旅居、研学旅游、低空旅游等新业态兴起,进一步优化拓展的“支支串飞”精品线路,扩大提升的“小车小团”规模质量,丰富了旅游产品供给。升级改造一批旅游休闲街区、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打造出更多特色鲜明、体验丰富的文旅消费新场景。
此外,新增五星级饭店和品牌连锁酒店、盘活旅游存量项目等措施,持续开展的“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活动,亦显著提升了旅游服务质量。
新数据 新看点
全省接待游客人次比上年增长10.4%、旅游总花费增长13.3%。
1-11月,规模以上旅行社及相关服务营业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14.4%。
全年住宿和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比上年分别增长8.5%、9.5%。
全省旅客运输总量比上年增长6.4%,其中,高铁增长14.2%;民航旅客吞吐量比上年增长12.3%;旅客周转量比上年增长8.7%。(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曹雯)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