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将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置于突出位置,致力于构建高质量的义务教育体系,以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的美好愿望。
突出前瞻性,“三高支撑”强化工作统筹
为实现这一目标,水城区采取“三高支撑”策略来强化工作统筹,高站位谋划,在基本普及十五年教育和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通过评估验收的基础上,提前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进行前期测算和安排。2021年,水城区召开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并出台《六盘水市水城区整体提升教育水平攻坚行动方案》《六盘水市水城区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明确了目标任务、攻坚举措和时间表;高标准部署,以优质均衡县创建为抓手,瞄准国家创建标准,明确创建工作任务和攻坚清单,逐条逐项推进;高规格推进,成立了由区四大班子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并印发了相关工作方案,由科级以上干部担任学校名誉校长,统筹推进优质均衡发展工作。
立足系统性,“三维聚力”强化教育保障
在强化教育保障方面,水城区立足系统性,实施“三维聚力”策略,一是聚力教育经费保障,优先保障教育资金投入,2017年至2024年,全区共投入中小学项目建设资金20.1亿元,设施设备资金1.5亿元2025年,计划投入中小学项目建设、设施设备资金1.61亿元,全力推进教育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二是聚力办学条件改善,水城区统筹专项资金,着力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2017年至2024年,全区共新建、改扩建学校145所,建成校舍面积44.2万平方米。2025年,计划新建、改扩建学校10所,新增校舍面积25.16万平方米。三是聚力教育数字赋能,水城区全面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应用。截至目前,全区中小学共建有录播教室65间,配置多媒体设备2899套,出口带宽均达1000M以上。
注重均衡性,“三位一体”补齐短板弱项
为补齐短板弱项,水城区注重均衡性,实施了“三位一体”策略,统筹城乡学校协调发展,重点加强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并积极推进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完善强校带弱校、城乡对口支援等办学机制,实现所有乡村学校都有城镇学校对口帮扶,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逐年扩大;统筹校际师资专业发展,实施“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均衡配置师资资源,并积极补充教师力量,2017年至2024年,全区通过特岗计划补充中小学教师1774人,全部安排到乡村学校任教;通过事业单位招考补充教师555人,同步充实城乡中小学师资力量。2025年,水城区计划通过特岗招聘、事业单位招考补充教师550人,目前事业单位招考已进入报名阶段。加大城乡学校“三名一骨干”培养力度,2017年至2024年,全区共培养各级“三名一骨干”4925人(省级44人、市级830人),乡村学校“三名一骨干”占比为57.6%。
同时,水城区持续深化教研教改,2017年至2024年,全区中小学教师共获国家和省、市级教育科研成果奖项53项(国家级1项),获省、市级优质课(教学技能)奖项1322人次,课题立项结题807项,教学成果获奖87项;统筹特殊群体公平发展,优先做好随迁子女、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入学保障及关心关爱工作。截至目前,全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9%以上,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比例为100%。
围绕全面性,“五色模式”固本培元铸魂
此外,水城区还围绕全面性,实施了“五色模式”固本培元铸魂策略,通过“红色”基因传承,全面加强“四史”教育,大力弘扬“三线”精神,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涵养爱国精神、树立远大志向。在“绿色”生态文明教育上,水城区充分利用区内旅游度假区、景区等资源优势建立研学基地3个,以农业、体育、自然资源、工业等为研学主题,积极组织师生开展公益研学活动,积极开拓“蓝色”科技活动教育,成功创建了1个“农村中学科技馆”、4个“小平科技实验室”、10所“科普基地学校”,通过机器人设计、航空航天体验、创客教育以及电子工程竞赛等,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体验高科技发展成果和魅力,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水城区深入开展“金色”农业实践教育,带领学生走进田间地头、养殖基地、农产品加工厂等,直接参与劳动生产过程,学习耕种、养殖等知识,引导学生学农知农、重农爱农。近年来,水城区成功创建为“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和“省级劳动教育示范县”,共建立区级校外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3个、乡(镇)级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11个,为深化劳动教育提供了有效保障。
水城区打造特色“银色”冰雪文化,依托区内滑雪场、旱滑场、山地体育运动场所,打造冰雪研学基地,积极组织师生开展冰雪研学活动。各学校推进冰雪文化进校园,组织开展冰雪研学、冰雕雪雕创作展演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冰情雪韵的艺术熏陶,把冰天雪地变成育人“摇篮”。
通过五种模式的教育活动,水城区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涵养爱国精神、树立远大志向,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以及对自然和社会的热爱。
奋楫扬帆行致远,笃行不怠启新程。水城区将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持续深化对“强国建设、教育何为”时代课题的认识,写好“教育改革、高质发展”全新篇章,奋力答好“服务社会、助推发展”历史答卷,努力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强夯实全区发展之基。(文 刘泓 阳显密)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