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通知,公布第二批27个国家碳达峰试点名单,我省黔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平(苟江)经济开发区入选。
据了解,2023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提出在全国范围内选择100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城市和园区开展碳达峰试点建设,聚焦破解绿色低碳发展面临的瓶颈制约,探索不同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的城市和园区碳达峰路径,为全国提供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黔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角。贾庆祥 摄
黔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黔南州福泉市,2011年9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是国家认定的“国家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全国磷及磷化工循环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目前,区内共入驻企业335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05家,形成了以磷及磷化工产业、新能源材料产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在碳达峰试点建设中,将通过推动燃煤机组节能改造、加快提升能源清洁化利用效率,聚焦磷化工产业延链补链、推动产业绿色转型,提升基础设施绿色水平,搭建磷资源高效利用等科研平台、推动重点领域成果转化等举措,构建全国磷化工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园区。
和平(苟江)经济开发区一角。李仁军 摄
和平(苟江)经济开发区位于遵义市播州区,2012年1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是国家认定的“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第二批综合能源利用基地增量配电业务试点”“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目前,区内聚集企业340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6家,10亿级企业6家,高新技术企业18家,形成了以铝加工、酒、能源等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在碳达峰试点建设中,和平(苟江)经济开发区将通过推进铝及铝加工、酒及酒配套等主导产业高端化、绿色化升级,开展“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建设,强化工业固废循环利用,推广合同能源管理及余热回收技术等举措,形成产业结构优化、能源清洁高效、技术创新驱动的碳达峰实施路径。
下一步,省发展改革委将支持和指导两个试点园区加快编制实施方案,统筹谋划重点任务、研究推出改革举措、扎实推进重大项目,把碳达峰试点建设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关键抓手。(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刘力维 申川)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