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视频             直观中国       |      老外在贵州       |       热点专题       |      Hi,贵州!     
贵州科学城:智慧生态建设加速 科创高地展现新活力
2025-04-17 17:39:16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罗淼责编:赵滢溪

  近日,第二届贵州科学城科技创新暨“四城”联动交流周春季系列活动之“贵州科学城智慧生态全媒体体验行动”圆满落幕,20余家中央驻黔媒体及地方主流媒体,通过图文、短视频、直播、VLOG等融媒体形式,深入展示了贵州科学城在产业服务、教育配套、交通领域及智慧生态建设中的创新成果和优化营商环境的创新实践,为西部科创高地建设提供了鲜活样本。

贵州科学城:智慧生态建设加速 科创高地展现新活力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50417163423

媒体团在贵州科学城展厅了解相关情况

  作为西部科创高地的重要载体,贵州科学城已构建“一站式”企业服务体系,为项目提供从研发到落地的全周期保障。活动首日,媒体团走进贵州国致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致科技”),直击“产城融合”布局、智能机器人如何通过政策支持实现传统企业降本增效。

  国致科技是最早一批入驻贵州科学城的企业,作为贵州省高新技术企业及“专精特新”企业,国致科技以智能智造为核心,专注于工业机器人、智慧建造机器人及自动化设备的研发与生产,产品覆盖铁路、公路、电力、水利、建筑等十余个行业,为市场提供“机器人赋能”的智慧产品和“智能化创新”解决方案。

贵州科学城:智慧生态建设加速 科创高地展现新活力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50417163114

贵州科学城一角

  国致科技的明星产品——隧道打孔机器人,目前成功应用于贵阳地铁三号线等轨道交通项目,作业效率与传统人工相比提高数倍以上,是安全、高质、高效完成风水电安装工程的有力保障,成为智慧建造领域的典范。

  “贵州科学城为我们提供了从政策扶持到资源对接的全方位支持,协助成功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并邀请专家指导研发,举办科技成果路演等活动,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此外,科学城还为我们提供了优质的办公环境,并通过人才公寓等配套服务,助力我们吸引和留住高端人才。”贵州国致科技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部经理吴博表示。

贵州科学城:智慧生态建设加速 科创高地展现新活力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50417161505

国致科技打造的产品——隧道打孔机器人

  当前,贵州科学城的扩容升级势如破竹,正加快打造面向全国、服务全省的科研聚集重镇、产业创新引擎、科技政策特区、国际科学家园,这对提升以基础教育为主的园区公共配套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贵阳市白云区第十八小学甲秀集团校(甲秀一小),这所由南明区、高新区、白云区三区共建的学校,正以蓬勃的姿态展现着独特的教育魅力。在多方的协同合作与大力支持下,学校不仅办学规模逐步扩大,更在教育教学创新上取得了显著成果,贵州科学城的助力,也为学校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甲秀一小规划办学规模36个班,目前已开设17个教学班。甲秀一小将“绿文化”融入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从建筑风格到课程设计,无不体现着对自然、生命与成长的尊重与呵护。学校不仅拥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还特别设置了绿色生态园、植物观察站等实践区域,能让学生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学会观察、思考与探索。

贵州科学城:智慧生态建设加速 科创高地展现新活力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50417161950

甲秀一小的学生正在上课

  围绕“绿文化”,甲秀一小制定了“茁壮成长,出类拔萃”的校训,以及“向阳而生活力盎然”的校风和“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的学风,精心设计绿色课程体系,包括培根课程(基础素养培养)、绿叶课程(兴趣特长发展)、萌芽课程(创新思维激发)和百花课程(综合素养提升),旨在从小培养孩子们赏绿、护绿、爱绿、享绿的美好品质。

  “我们希望通过‘绿文化’的引领,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甲秀一小这片沃土上茁壮成长,不仅学业有成,更拥有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和创新的思维。”甲秀一小校长李国香表示,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教育改革,不断创新教育模式,为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此次体验行动通过全媒体视角展现了科技赋能区域发展的新路径,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升级,实现科技与教育双轮驱动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为贵州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接下来,贵州科学城将持续深化“五优”服务,以更高能级平台吸引全球创新资源,加速迈向“中西部一流科学城”,为贵州“六大产业基地”建设贡献硬核力量。(文/图 杨艺敏)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