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视频             直观中国       |      老外在贵州       |       热点专题       |      Hi,贵州!     
“五一”贵州消费市场昼夜繁荣
2025-05-08 09:50:31来源:天眼新闻编辑:赵滢溪责编:赵滢溪

  5月1日早上6点,徐家脆哨贵阳民生路店内已炸开一锅沸腾的油花,师傅吴建军抄起长柄木铲,在直径2米的铁锅内,将肥瘦相间的五花肉丁来回翻转。

  “太火爆了!今年‘五一’民生路店40平的小店日营业额达6位数,从早上8点就开始排队,中午时候队伍甚至排到了马路中间。”徐家脆哨品牌公司总经理阮奇说。

“五一”贵州消费市场昼夜繁荣

徐家脆哨贵阳民生路店

  截至5月4日,民生路游客数量日均突破8万人次,其中,进入民生路好吃街的游客日均接近5万人次。

  民生路升腾的热气只是今年“五一”贵州消费市场昼夜交响的一章。据银联商务监测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前四天,贵州省累计消费金额178.81亿元,同比增长4.92%,累计消费人次3318.6万人次,同比增长4.34%。

“五一”贵州消费市场昼夜繁荣

徐家脆哨贵阳民生路店

  在贵州,荔波小七孔被抢购一空的水书文创、青云市集漆器摊位前的人来人往、遵义1935街区爵士乐酒吧的光影流转……假日市场消费脉搏,不舍昼夜。

  贵阳甲秀楼的朱檐被第一缕晨光镀亮时,贵阳黔灵山公园的石径也已被脚步声唤醒。

  “妹儿,加不加白糖?”清晨7点,黔灵山早市,吴阿姨的糯米饭摊前已飘起袅袅蒸汽。

  背相机的游客、挎菜篮的阿婆、穿运动服的晨跑者都在等待这份黔式早餐的“仪式感”。

  “‘五一’游客多,我们的备料都比平时多一倍都能早早收摊!”吴阿姨撒上炒得酥脆的花生,淋上红亮诱人的辣椒油,眨眼间,吴阿姨就包出一个个椭圆形的饭团。

“五一”贵州消费市场昼夜繁荣

贵阳世纪金源购物中心苗族数字姬巨像

  5月3日正午,贵阳世纪金源购物中心,喷泉广场苗族数字姬巨像前,穿苗装的少女后背沁出汗珠,同行伙伴指尖轻点快门,蹲在地上仰拍。

  “今年‘五一’恰逢我们14周年庆,全场零售3折起,团购更是折上折,周年庆首日销售业绩超2000万,客流量创开业后历史新高,超18万人次。”贵阳世纪金源购物中心工作人员魏珂说。

“五一”贵州消费市场昼夜繁荣

“五一”期间,贵阳世纪金源购物中心人气满满。

  同日下午两点半,贵州省三都自治县“贵州村马”全国赛马邀请赛现场,赛道被太阳烤得滚烫,随着发令枪响,赛马如离弦之箭冲出。

  赛场外的市集在消费券的助力下也格外热闹。今年“五一”,三都自治县开展的“贵州村马欢乐购”普惠消费券发放活动,通过一码贵州发放满300减60、满200减40、满100减20三种类型普惠电子消费券,将赛事关注度转化为消费留存率。

“五一”贵州消费市场昼夜繁荣

“五一”期间,贵阳世纪金源购物中心人气满满。

  夜幕降临,黄果树陡坡塘瀑布化作《再回西游》的天然舞台,全息投影中,孙悟空的金箍棒劈开漫天水雾,观众席上的孩子们攥紧了手中的荧光棒。

  “白天看瀑布,晚上看光影秀,太值了!”5月1日晚,上海游客张英用相机定格难忘瞬间。

  本次上演的《再回西游》以吴承恩视角重构西游经典,将磅礴山水实景与奇幻光影特效深度融合,让观众沉浸式感受西游传奇的全新魅力。

“五一”贵州消费市场昼夜繁荣

《再回西游》舞台

  日游夜玩人气狂飙。据黄果树旅游区旅游部门统计,“五一”首日,黄果树旅游区接待游客82792人次,同比增长16.07%;实现旅游总花费4050万元,同比增长9.46%。

  暮色漫过湘江河时,炭火噼啪声与霓虹流光同时点亮了遵义城。5月2日晚,遵义第二届小豆腐节现场,百个烤炉沿河铺展,传统区的炭炉边,老师傅用铁夹翻动豆腐,焦香混着折耳根蘸水的酸辣味窜入夜空。

  “扫码领券再下单,满100减30!”重庆游客李韵被电子喇叭吸引,牵着孩子挤进档口。

  “去年备货不够,今年加了十张折叠椅。”摊主曹夕在烤炉间疾走,她身后冰柜里,裹着木姜子油的豆腐块已空了大半。

“五一”贵州消费市场昼夜繁荣

遵义第二届小豆腐节

  今年“五一”,遵义市红花岗区以“遵义小豆腐节”为切入点,布局“摊玩好市”“解压碳水角”“坝坝茶”“醒春花市”“city drink微醺节”等文旅商消费业态,分时段呈现特色小豆腐、文创集市、露天电影公益放映等多元活动,打造年轻活力的假日消费场景。(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朱登芳)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