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是长江、珠江上游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17.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4697条河流纵横交织奔腾流淌。近年来,国家税务总局贵州省税务局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进一步发挥税收杠杆调节作用,推进水资源税改革落地见效,促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安全利用,助推贵州经济社会绿色转型。
自2024年12月1日水资源税改革以来,贵州已有4091户纳税人申报水资源税,累计入库水资源税1.6亿元,征收管理持续规范,节水意识持续增强,用水结构持续优化,改革效应逐步显现。
数据赋能 协同共治推进改革
水资源税改革涉及多个部门,如何有效凝聚合力提升征管效能?为此,贵州省税务部门主动作为、积极沟通,协同财政、水利、发改等11个部门,共商改革协作事宜,为高效推进水资源税改革提供坚实保障。
为破解水资源税信息数据不对称的管理难题,贵州省税务部门与水利部门建立纵向联动协作机制,逐步完善“税务+水利”联合管税模式,依托水资源税信息外部数据交换平台,实时共享取水许可证、违法取用水处罚文书,并提请复核办理、数据复核查询等,提升水资源税综合管理质效。
贵州省税务部门还通过“数据赋能+政策引导”,定期比对预警“有许可无登记”“有取水无申报”“超许可量取水”三类异常行为,防控水资源税管理风险,截至2025年一季度,已实时共享水务部门核发的取水许可证10866户,提请数据复核260户。
精准引导 鼓励企业主动节水
“水资源税改革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制度创新,倒逼企业更加注重节约用水,转变用水方式,优化用水结构,持续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贵州省税务局资源和环境税处处长谢学刚表示。
贵州北极熊实业有限公司依托贵阳市花溪区尖山村长寿泉水源地水质优越、储量丰富的特点,深耕饮用水行业多年。在税收杠杆调节作用下,企业主动加强节水改造和技术创新,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水资源税改革让我们看清了‘节水即增效’的硬道理!改革后2025年第一季度水资源税同比减少了1.4万元。”贵州北极熊实业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梁丽筑表示,投资生产线改造及循环用水技术升级,实现了“节水”即“节税”的双向奔赴。
正向激励 释放绿色税收效能
2025年3月,贵州省水利厅、贵州省财政厅、国家税务总局贵州省税务局联合发布工业企业2024年度用水效率达到国家用水定额先进值的纳税人名单,贵州鹏昇(集团)纸业有限责任公司、中电(普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农夫山泉(贵州)武陵山饮料有限公司入选。
根据规定,国家用水定额先进值的纳税人可以减征本年度20%水资源税。“经初步估算,公司可享受减免水资源税超15万元。我们将把这笔资金直接投入到节水设备的升级改造中,助力企业绿色发展再上新台阶。”中电(普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财务人员杨涛表示。
水资源税改革实施以来,贵州省税务部门采取“点面结合”方式加强宣传辅导,实地走访纳税人1935户,“面对面”讲清讲透改革背景、政策要点等,助力企业算好“绿色账”“节水账”;同时,持续深化“政策找人”机制,充分利用电子税务局、征纳互动等平台,精准推送政策解读及常见问题答疑,激发企业节约用水内生动力。
贵州因“山”而特,因“水”而美,水资源是贵州发展极其宝贵的资源、极具特色的品牌。下一步,贵州省税务局将优化跨部门协作机制,提升税收治理效能,以“每一滴水都承载生态责任”的担当,为水资源节约集约安全利用和生态文明建设贡献税务力量。(文 胡斌 王晓宇)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