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黄百铁路贵州段大坡隧道进口首板二次衬砌顺利完成浇筑,标志着该隧道施工正式迈入主体结构施工新阶段。
作为全线II级风险重难点工程,大坡隧道地处安顺市镇宁县境内,全长1970米,最大埋深达260米。该隧道穿越浅埋段、缓倾软质岩层等复杂地质带,集塌方、岩溶突泥突水、有害气体溢出等多重风险于一体,施工难度堪称“地质博物馆”,特别是其低瓦斯隧道特性,对施工安全和工艺控制提出极高要求。
施工现场
紫云指挥部副指挥长王所介绍,面对复杂挑战,施工团队建立了“双保险”管控体系。在安全防控方面,严格执行瓦斯隧道“一炮三检”和“三人连锁爆破”制度,并采用人工监测与自动化监测报警系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瓦斯检测。此外,全工点配置防爆型电气设备,施工机械均按最高安全标准选型。
工艺创新方面,施工团队采用“非爆破+光面爆破”组合工艺,严格遵循“先预报、管超前、弱爆破、短进尺、少扰动、强支护、快封闭、勤监测”的24字施工方针,最大限度保护围岩自承能力。
中铁八局现场技术负责人杜磊介绍,为确保首板二衬浇筑质量,项目团队实施“三维管控”机制,即技术层面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创新应用智能化衬砌台车定位系统;管理层面建立全工序验收清单,对台车定位、止水带安装等12道关键工序进行可视化管控;人员层面实现技术交底覆盖率100%,作业人员安全培训合格率100%。
“首板二衬的成功浇筑,不仅验证了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施工的技术路线,更标志着正洞全工序施工体系正式贯通。”项目工点负责人李松表示,项目团队将以此为契机开展“五保一树”劳动竞赛,通过数字化施工管理平台实时监控施工进度,运用BIM技术优化工序衔接,确保高效完成年度隧道节点目标。
黄百铁路贵州段正线全长约173公里,设计时速为160公里,途经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望谟县等地。(文/图 刘晓菲)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