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视频             直观中国       |      老外在贵州       |       热点专题       |      Hi,贵州!     
贵州:加快打造年轻化文旅IP “上天入地”玩出新花样
2025-07-17 09:29:13来源:贵州日报编辑:赵滢溪责编:赵滢溪

贵州:加快打造年轻化文旅IP “上天入地”玩出新花样

游客探索清镇市麦格乡观游村石龙洞地下秘境。 (受访者供图)

  7月13日,记者走进贵阳市开阳县猴耳天坑极限酷玩公园。步入景区,溪水潺潺流淌,清凉的微风拂面而来。站在“极限大秋千”跳台区极目眺望,口径300米、深280米的喀斯特漏斗蔚为壮观。

  抖音平台上,猴耳天坑相关话题播放量突破20亿次,单个视频最高点赞量超300万次。这个年轻群体追捧的网红打卡地,其核心竞争力在于对自身特色资源的精准挖掘与创新转化。

  作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单元,猴耳天坑内植被四季常青,飞瀑如练垂挂岩壁,构成浑然天成的山水画卷。2019年5月,景区完成从传统观光型向体验型的转型升级,重点面向年轻群体打造极限运动项目,成为户外运动爱好者的“天堂”。

  “天时地利人和共同造就了景区的火爆。”猴耳天坑景区经理吴灿华介绍,依托独特的地势条件,景区开发了超级大秋千、洞穴探险、飞拉达攀岩等极限项目。毗邻高铁站的区位优势,更为游客出行提供便利。

  在情绪消费成为新趋势的背景下,景区精准把握年轻群体需求。不仅提供刺激体验的情绪释放空间,更配备“穿越机”提供360度全景拍摄服务。“‘Z世代’已成为景区主要客源,他们大多是为了拍出‘人生大片’,90%的游客在这里都能如愿。”吴灿华介绍。

  在贵州,除了“上天”的刺激,“入地”探索神秘地下世界的玩法同样精彩。在贵阳清镇市麦格乡观游村,被喀斯特峰林环抱的石龙洞,正以其独特的地下奇观吸引着八方来客。4公里的探洞行程中,30多个绿滩错落铺开,宛如一阶阶隐秘的天梯。轻划桨板行进在翡翠碧潭上,驻点摄影师利用灯光打造的地下银河,造就了游客必打卡的梦幻场景。

  该景点不仅登上《中国国家地理》封面,其“水溶洞里玩桨板”的特色玩法更入选《全球旅行“新玩法”研究报告2023》国内新玩法TOP100榜单,位列贵州新玩法前三。2024年8月,由马蜂窝、万万青年旅行、清镇市麦格乡观游村三方联合开发的石龙洞新玩法正式发布,桨板、溯溪、徒步、探洞融合的体验模式迅速走红,相关视频全网传播量突破3亿次。

  “今年已接待游客超3000人次,省外游客占比90%以上。”万万青年旅行主理人秦川说,石龙洞的旅游热也带动了周边村民增收。目前,55名观游村村民通过培训成为持证教练,人均年收入7万元。(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明雪)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