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视频             直观中国       |      老外在贵州       |       热点专题       |      Hi,贵州!     
贵州:以作风提升助力营商环境优化
2025-07-28 08:55:17来源:天眼新闻编辑:赵滢溪责编:赵滢溪

  “‘引凤先锋队’成功签约23个项目,合同投资额约60亿元,完成了州里下达全年目标任务的68.72%。”黔南州瓮安县投资促进局招商引资科负责人田维春拿着二季度登记表。

  “老田,你们‘招’的活干得漂亮,‘留’的工作就看我们的了。”“筑巢先锋队”责任科室负责人、也是该局营商环境科的负责人陈忠凯拍了拍胸脯,“引进来是开始,留得住、发展好是关键。我们有63家成员单位齐齐发力,一定把服务做到位。”

贵州:以作风提升助力营商环境优化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瓮安县围绕“大招商”“招大商”,持续完善“筑巢”“引凤”两个红色先锋队,聚焦全县“四上”企业、重点招商引资等企业靠前服务,助企纾困解难,打出“党建+亲商”“党建+护商”连环招,着力提升营商便利度和企业满意度,持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省各地各部门一体推进学查改,选派干部奔走在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一线,及时响应需求、解决问题,将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持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

  仲夏,走进湄潭县兴隆镇红坪工业园区内,辣椒加工、玻璃生产、门窗制造等多家企业机械轰鸣,一片热火朝天景象。

  干部作风是营商环境的“晴雨表”。贵州家洪门业董事长杨家洪告诉记者:“我们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政府都积极协调解决,帮助企业更好发展。”

  为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湄潭县组建了由多家单位参与的“企业之家”联合服务组。服务组将金融支持、就业政策与贴心服务直接送到企业“家门口”,实现了服务模式从“企业上门找”到“政府主动送”的转变。

  “我们通过线上线下企业之家专区,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让企业少跑路。”湄潭县企业之家区域总管李洪梅表示。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干部作风进一步转变,从“被动应对”到“主动服务”,从“多头跑”到“协同办”,湄潭县切实打通了服务企业的“最后一公里”。据统计,自今年3月“企业之家”联合服务组成立以来,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共解决了企业需求38次,举办了35场次各类涉企活动,提供了2275次帮代办服务,企业回访均表示满意。

  营商环境的优化离不开高质量的政务服务,更离不开纪律的保驾护航。我省各地各部门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契机,以钉钉子精神深化作风建设,前移监督关口,构建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监督体系,确保惠企政策从“纸上”到“账上”,为经营主体发展注入信心,让清风正气成为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

贵州:以作风提升助力营商环境优化

企业人员在贵阳市南明区政务服务大厅“企业之家”商务洽谈区洽谈交流。赵松  摄(贵州图片库供图)

  近日,贵阳市息烽县纪委监委指导该县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召开“一案一整改”警示教育会,通报该公司原董事长欧某某违纪违法典型案例,教育警醒干部职工筑牢廉洁防线。

  此前,息烽县纪委监委在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监督检查时,发现欧某某利用职务便利,在工程建设招投标过程中为管理服务对象提供帮助并收受他人财物的问题。

  “招投标领域权力集中、资金密集,是否公平公正,直接影响营商环境。”息烽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以整治工程建设招投标领域突出问题作为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监督的“小切口”,县纪委监委统筹监督力量,深化运用“室组地”片区协作机制,并联合相关部门,紧盯招标、投标、开标、评标、定标等关键环节,深挖彻查工程建设招投标领域“责风腐”问题。

  “针对招投标领域涉及范围广、资金大、专业性强等特点,我们通过线上发布问题线索征集公告、起底党的二十大以来工程建设招投标领域信访举报件等方式,持续拓宽问题线索来源。”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提升监督质效,县纪委监委明确将住建、交通、农业、水利、县管国有企业等领域的基建项目作为监督重点,对项目立项、审批、招投标等各个环节进行全流程监督检查,梳理分析一批重点问题线索进行督办。

  优化营商环境,关键在干部,重点看作风。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我省各地各部门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完善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营商环境、发展环境得到优化,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进一步构建,政府效能得到进一步提升。(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张良胜 通讯员 韦瑞)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