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视频             直观中国       |      老外在贵州       |       热点专题       |      Hi,贵州!     
同心共绘幸福画卷 ——写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成立69周年之际
2025-08-11 15:11:09来源:黔南日报编辑:赵滢溪责编:赵滢溪

同心共绘幸福画卷 ——写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成立69周年之际

黔南高新区双龙园区大图 肖伟 摄

同心共绘幸福画卷 ——写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成立69周年之际 

平塘县天空之桥观光服务区与平塘特大桥(无人机照片)。肖伟 摄

同心共绘幸福画卷 ——写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成立69周年之际

5月20日,工作人员在贵州珂立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检查风电叶片。肖伟 摄

同心共绘幸福画卷 ——写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成立69周年之际

龙里县贵州神奇药业有限公司工人们正在生产线上作业 冯小东 摄

同心共绘幸福画卷 ——写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成立69周年之际

湾滩河黄瓜大棚 冯小东 摄

同心共绘幸福画卷 ——写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成立69周年之际

1月12日,搬迁群众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市小围寨街道思源社区一起吃团圆饭。肖伟 摄

同心共绘幸福画卷 ——写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成立69周年之际

游客在荔波县瑶山古寨景区游玩拍照。肖伟 摄

同心共绘幸福画卷 ——写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成立69周年之际

7月12日,游人在贵州省都匀市绿茵湖街道邦水村向日葵花田里拍照游玩。 肖伟 摄

同心共绘幸福画卷 ——写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成立69周年之际

4月1日,游客在贵州省贵定县盘江镇“金海雪山”景区游玩(无人机照片)。 肖伟 摄

同心共绘幸福画卷 ——写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成立69周年之际

小七孔景区卧龙潭瀑布景色优美 冯小东 摄

  光阴荏苒,岁月更迭。六十九载沧桑巨变,黔南大地气象万千。

  1956年8月8日,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正式成立。自此,各族儿女勠力同心,用勤劳与智慧在这片热土上书写了辉煌,翻开了发展的崭新篇章。

  回望征程,在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光辉照耀下,黔南各族儿女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艰苦奋斗、砥砺前行,共同谱写了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壮丽史诗。

  今天的黔南,民族团结基石坚如磐石,经济发展动能澎湃不息,生态保护名片熠熠生辉,正以昂扬姿态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展现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生动局面。

  石榴花开结硕果

  盛夏时节,走进罗甸县边阳镇的兴阳家园,各族群众笑意盈盈,或三三两两亲切攀谈,或邻里相遇热情招呼,处处洋溢着和睦的氛围。

  兴阳家园是边阳镇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同时也是州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在这里,民族团结的种子已落地生根、茁壮成长,绽放出绚烂的时代之花,结出累累硕果,各民族亲如一家。

  兴阳家园的发展,是黔南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生动缩影。69年来,黔南,这片汉、苗、水、瑶、布依、毛南等多民族共生共荣的土地,民族团结始终是发展繁荣的生命线。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

  作为全国30个自治州之一,黔南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始终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打造“七个典范”、建设“五个模范”、落实“六个一批”为抓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全力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州。

  今年3月10日,三都水族马尾绣登上法国巴黎时装周,向世界展示水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今年5月18日,由布依族《花棍舞》、苗族《踩堂舞》、水族“贵州村马”、多彩民族花漫黔南展示队伍等共同组成的黔南方阵,惊艳亮相2025贵州民族团结大巡游现场,吸引众多游客驻足观看、拍照,连声称奇。

  一路走来,不同民族、语言、习俗的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黔南大地和谐共融、安居乐业。

  在都匀石板街,“四月八”苗族风情节笙歌阵阵,银饰闪烁,令游客沉醉于古朴风情;三都水乡端坡上铜鼓声声、骏马奔腾,荔波瑶山古寨陀螺飞旋,布依村寨“好花红”歌声悠扬……丰富多彩的民族活动,各族群众“双向奔赴”,广泛深入交往交流交融。

  黔南州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为载体,走出了符合实际、独具特色的创建之路,2018年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州”,绽放出愈发绚烂的民族团结进步之花。

  在黔南,非遗产业“火”起来、民族村寨旅游热浪涌、特色农产品俏销新市场……一批批特色产业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被注入新的活力,民族团结进步之花越开越绚烂。

  石榴花开,百籽同心。69载岁月长河,黔南各族儿女始终血脉相连、守望相助,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当前,黔南州正满怀信心推动“示范州”向“模范州”迈进。

  强州路上绘新图

  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69年来,黔南州立足资源禀赋,深挖比较优势,激活内生动力,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活力澎湃的富民强州之路。

  2024年,黔南州经济规模再攀高峰,全州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900亿元大关,这份亮眼的“成绩单”,令全州各族干部群众倍感振奋,更为未来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回望征程,黔南州始终坚持以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大力推进经济提质增效和居民持续增收。特别是今年以来,黔南坚持以大抓产业、主攻工业为路径,以实施“六大提升行动”为抓手,奋力谱写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篇章,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州,打造贵州高质量发展新的重要增长极。

  今年3月底,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第二批国家碳达峰试点名单,黔南高新区这个从磷矿开采起家的老工业基地,以单位增加值碳排放强度五年骤降45%,而工业增加值翻了一番的硬核指标入选。如今,黔南高新区成功创建全省首家D级化工园区,正向千亿级产业的绿色低碳路迈进。

  作为贵州省的重要矿产资源富集区,黔南州立足矿产资源丰富、种类多样、储量可观的优势,扎实推进“富矿精开”战略实施,推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向高端化、绿色化方向发展,近3年,磷系现代化工和新能源电池材料产值规模超500亿元,成为重要的新能源电池材料生产加工基地。

  “富矿精开”闯出了新路,多点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正加速成型。新型建材、现代能源、生态特色食品等支柱产业加速集群;装备制造、轻纺等特色产业加快发展,初步构建起“2+3+N”产业体系;农业“压舱石”作用持续巩固,特色农产品品牌影响力日益扩大;荔波世界级旅游景区加快建设,三都“村马”火爆出圈,文旅持续火热……

  发展的最终落脚点是各族群众福祉。 黔南州始终将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突出位置,一项项精心谋划的民心工程、一件件温暖人心的惠民实事落地生根。

  翻开2024年的成绩单,城镇新增就业6.2万人,高校毕业生帮扶就业率93.5%;新(改扩)建幼儿园及义务教育学校64所、新增学位1.9万余个;新增三级医院2家,达到8家,县域就诊率持续稳定在90%以上;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2430户;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覆盖率稳定在95%以上……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托起了各族儿女稳稳的幸福。

  今年3月26日,中共黔南州委十二届九次全会从服务全国全省发展大局的战略高度出发,紧扣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立足自身实际,提出了“316”总体部署,为全州的发展绘制了一幅宏伟蓝图。

  面向未来,蓝图已绘。坐拥苗岭、麻山之脉,背倚长江、珠江上游,一幅民族地区繁荣发展的壮美画卷正徐徐展开。

  绿水青山织锦绣

  生态是黔南最宝贵的财富,也是最核心的竞争力。69年来,黔南矢志不渝守护这片绿水青山,积极探索生态价值转化之路。

  荔波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拥有地球上同纬度地区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原生性最强的亚热带喀斯特原始森林。在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上,“喀斯特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的茂兰实践”作为典型案例,向世界展示了其“保护—支撑—发展”三位一体的成功模式,为喀斯特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中国方案。

  生态就是资源,是财富,是生产力,黔南对“两山”理念的实践,在贵定县甘溪林场得到生动体现。

  2011年5月9日,习近平同志到黔南州贵定县甘溪林场考察调研时强调,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还要在更高境界上做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曾经依赖木材生产的甘溪林场由此开启根本转型,历经十余年生态建设,经营面积从0.68万亩倍增到1.39万亩,森林覆盖率跃升至91.06%以上,生动实现了从“砍树卖钱”到“看树赚钱”的绿色蝶变。

  甘溪林场的蜕变,正是黔南坚定守护绿水青山、创新转化“金山银山”的缩影。

  2024年,持续推进生态质量提升,实施营造林64.5万亩,治理水土流失288平方公里、石漠化252.6平方公里,生态修复历史遗留废弃矿山148.97公顷,全州森林覆盖率达68.17%;地表水水质优良率、中心城镇环境空气优良率均达100%,连续四年被评为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突出,环境质量保持良好稳定”市(州)。目前,全州投产茶园面积达124万亩,培育出省级茶叶主产县8个,带动42万茶农人均年收入突破1.8万元,都匀毛尖品牌价值已达55.88亿元……

  今天的黔南,生态红利持续释放,绿色经济蓬勃发展,“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实现双向转化,不断绘就民族地区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和谐画卷。

  六十九载栉风沐雨,六十九载团结奋进。黔南州69年的辉煌成就,是党的民族政策伟大胜利的生动写照,是黔南各族人民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奋斗的壮丽史诗,是矢志不渝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的丰硕成果。展望未来,黔南儿女必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砥砺前行,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在黔山秀水间绽放得更加绚烂夺目。(记者 谢义将)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