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以来,贵州省贵阳市清镇市流长苗族乡黑土村的山岭间绿意盎然,沉甸甸的刺梨果日渐饱满,丰收在望。近日,这承载着村民希望的“金果果”迎来坚实保障——黑土村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班子主动作为、多方奔走,成功与贵州极海果蔬饮品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签订400余吨刺梨鲜果收购合同。这份订单预计将为黑土村80余户群众带来直接经济收益140余万元。
客商采摘刺梨样品
为在增产前提下确保增收,黑土村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展开研讨,先是严格进行农残药检,筑牢质量防线,随后摒弃“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传统思维,积极融入市场、打通销路,主动走出村子寻求合作,经过多方协调与不懈努力,成功邀请到贵州极海果蔬饮品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到村考察,公司最终被黑土刺梨的优良品质打动,敲定了这份百万级订单。
公司代表到村座谈
“以前总担心果子熟了没处卖,价格浮动没保障。现在驻村工作队和村里把大公司请到了家门口,我们心里这块石头总算落了地。”黑土村威梭组村民刘锡友喜笑颜开地说。这份订单带来的不仅是可观收益,更是产业振兴的希望,让村民坚定了刺梨种植的信心。
“下一步,我们将和村‘两委’班子一起,持续以产业为抓手,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引领下,进一步融入市场,优化产销衔接机制,让黑土优质农产品真正成为村民致富路上的‘金钥匙’。”黑土村驻村工作队队长刘春说。(文/图 汪国友)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