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蒙山麓,珠江之滨。自2021年粤黔协作纵深推进以来,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与广东省中山市跨越山海之隔,以“协作”为笔、以“实干”为墨,在产业共兴、民生共暖、人才共育的画卷上落笔成势,书写了一段“山呼海应”的协作佳话。
保华镇卫生院新院区的白墙黛瓦间,医护人员正为前来就医的村民提供从基础检查到住院护理的全流程服务。
“以前我们在老院区的时候医疗技术不是太好,现在新院区修建以后,场地大了、 设备也多了。”钟山区保华镇卫生院全科门诊执业助理医师陆小琴说。
村民在卫生院就医
2024年投入150万元的东西部协作资金,让这座占地10亩的卫生院新院区焕然一新,中医治疗室、无障碍通道等设施一应俱全,周边4.1万村民就医半径缩短至“步行15分钟”。
“我们会依托新院区的硬件基础,持续优化服务流程,同时结合专家义诊资源,加强常见病、慢性病的规范化管理,让患者就医更便捷、更安心。”钟山区保华镇卫生院综合办公室工作人员王书琪说。
肉牛养殖
近年来,依托东西部协作资金支持,青林乡投入200万元入股六盘水空港岭牛牧业有限责任公司,通过“资金入股+企业运营”模式发展肉牛育肥产业。该公司目前存栏肉牛148头,产品销往市内大型超市、菜场及饭店,产销链条稳定。
“我们东西部协作资金200万元入股六盘水空港岭牛牧业有限责任公司,按6%进行分红,每年分得12万元,已经分红三年,分红金主要用于开发公益性岗位。”青林乡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刘登贤说。
医疗领域的突破更令人振奋。中山市人民医院李乃洋博士19次往返六盘水,开展600余台手术、诊疗4000人次,培养出一支能独立开展高难度眼科手术的团队。
“李博士来了以后,首先我们钟山区人民医院眼科的整体医疗服务能力是得到跨越式的提升的,并且补齐了很多短板。”钟山区人民医院眼科负责人、副主任医师李忠莉说。
钟山区人民医院眼科中心的蜕变,正是“博士工作站”效应的生动缩影。
“我希望把我在我们医院、在我们单位自己的一些先进的一些医疗技术带到贵州、带到六盘水,让当地的患者得到有效的救治,同时也通过自己的一个诊疗的行为,带动当地的,比如钟山区人民医院眼科医生水平的一个提升和提高。”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博士后、主任医师李乃洋说。
协作资金既“解近渴”更“谋长远”。
走进保华镇海螺村的谷玉粉丝加工厂,日产2吨的生产线正将红薯淀粉转化为畅销产品。
“中山市给我们扶持了一百万,用于厂房建设、项目推进。现在我们的生产线已建成两条,日产两吨,年产值大约四百余万元,每天带动周边农户用工20人左右,一年大概八千人次,产品销售往云南、毕节、六盘水及周边城市。”贵州薯谷玉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穆其敏说。
粉丝加工厂
据介绍,该企业年产值超400万元,通过分红带动周边200名脱贫户人均增收50元,村集体每年获得6万元分红。这条“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链,正谋划着开发即食粉丝等新产品。
“东西部协作资金的使用,对我们海螺村发展集体经济、项目建设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钟山区保华镇海螺村驻村第一书记王勇东说。
木果镇的烤烟房集群则是另一番景象。登亨村、牛场村等6个村寨的370栋烤房,配套编烟棚、排水系统,让烟叶烘烤损耗率下降15%,优质烟叶比例提升至85%。
“东西部协作资金从2022年到2024年,在我们木果镇一共投了1300多万,实施了5个项目,它包含了烤烟房,还有基础环境设施、学校,投资的项目对我们木果的产业、人居环境基础设施都有很大的帮助。”钟山区木果镇宣传委员、副镇长刘青说。
依托东西部协作政策,木果镇不断深化烤烟产业产业链延伸,探索“烤烟+”多元发展模式,让协作资金持续发挥效益,助力乡村振兴再上新台阶。
东西部协作的产业蓝图不止于此:282个招商项目落地生根,9家粤企带来4.83亿元投资,187个农村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当中山的白色家电、装备制造企业与钟山的资源禀赋相遇,碰撞出的是16.92亿元农产品销售额的协作火花。
教育领域的协作更具深远意义。六盘水市第一实验中学对接中山纪念中学,承办全市高考备考活动;77名校长教师赴中山跟岗,带回校企合作、校园足球等先进经验;65名中山专家送教上门,助力钟山区在技能大赛中屡创佳绩,钟山区职业技术学校与中山市现代职校的结对,则为乡村振兴培育着急需的技术人才。
在劳务协作领域,钟山区打出组合拳:150万元资金培育3个就业帮扶车间,2400名脱贫劳动力领取跨省交通补贴;赴浙江宁波、江西上饶等地签订劳务协议,51家企业带着2803个岗位开展“定向招聘”。这些创新举措,让“出家门进厂门”的梦想照进现实。
如今,钟山区正以更开放的姿态拥抱协作机遇:保华镇卫生院计划引入远程医疗系统,木果镇探索“烤烟+旅游”多元发展,海螺村筹备粉丝厂二期扩建。这些续写中的协作故事,将继续见证山海携手绘就的振兴画卷。(钟山区融媒体中心)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