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法向善”,这四个字不仅是贵州省清镇市的精神标识,更是融入城市肌理的生活准则。当“四美四近”理念从顶层设计落地为街头巷尾的生动实践,清镇的文明建设便不再是零散的“点状突破”,而是形成了“环境塑形、文化铸魂、协同聚力”的系统性格局,让文明新风从“外在倡导”真正内化为市民的“日常自觉”。
清镇对“美”的追求,从来不是单一的视觉美化,而是“视觉美丽”与“内涵美”的深度融合,构建起“以景育人、以文化人”的文明培育闭环。在“视觉美丽”的打造中,清镇跳出了“重整治、轻长效”的传统模式,将环境提升与市民行为引导相结合,整洁有序的街道不仅是“城市名片”,更成为培育文明习惯的“露天课堂”。同时,清镇将“口袋公园”“街角绿地”建设与“文明主题”深度绑定,在城区众多口袋公园设置“好人长廊”“法治漫画墙”,让市民在休憩中潜移默化接受文明熏陶,这些主题公园年成为传播文明理念的“流动载体”。而“内涵美”的深耕,则为清镇文明注入了持久的精神动力。清镇没有将“道德模范”“身边好人”评选停留在“表彰宣传”层面,而是建立起“选树-培育-带动”的全链条机制:该市常态化开展“身边好人”“道德模范”推荐评选工作,累计推荐评选国家级、省级各类先进典型70名,推荐评选省级、贵阳市级“新时代好少年”11名,邀请“道德模范”“贵州好人”积极参与“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以榜样力量带动全社会见贤思齐,2024年,开展身边好人道德模范事迹巡展14场次,覆盖12个乡镇街道,直接带动众多市民加入志愿服务队伍。社区层面,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更实现了“按需设课”:针对老年人开设“防诈骗法治课堂”,针对青少年开展“家风家训实践活动”,针对家长举办“如果疏导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等这种“精准化”的文化供给,让“崇法向善”不再是抽象概念,而是可感知、可参与的生活场景。
清镇地处贵阳、贵安新区交汇处,“近”的地缘优势,被转化为文明协同发展的“强引擎”。如今的清镇,文明已不再是“阶段性任务”,而是成为城市发展的“内在需求”:街头的文明行为,成为市民的行为习惯;社区的互助服务群里,“有困难找邻居” 成为共识;跨区域的文明协同中,“清镇经验”与“贵阳做法”“贵安特色”相互融合,形成了多元共生的文明生态。这种变化的背后,是“四美四近”理念对城市治理逻辑的重塑,让文明建设不再依赖“行政推动”,而是激发了市民、社区、区域的“内生动力”,形成了“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文明治理格局。
面向未来,清镇的文明建设还有更广阔的空间:可以进一步推动“数字文明”建设,利用大数据精准对接市民文明需求;可以深化“文明+产业”融合,将文明理念融入旅游、农业等产业发展,让文明成为城市发展的“软实力”;可以扩大“四近”协同范围,与更多周边区域建立文明共建机制,让“崇法向善”的清镇精神辐射更广。
“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是清镇文明建设的核心。当文明真正贴近市民生活、满足市民需求、融入市民日常,才能实现“人人讲文明、处处显文明”的长远目标,让文明之花在清镇的土地上常开不败,让“崇法向善”成为这座城市永恒的精神底色。(文 颖懿)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