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视频             直观中国       |      老外在贵州       |       热点专题       |      Hi,贵州!     
花江峡谷大桥正式通车 “横竖世界第一”铸就中国基建新丰碑
2025-09-28 13:48:43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杨展凌责编:赵滢溪

  国际在线贵州消息(记者 罗淼):云雾缭绕的峡谷之间,一条钢铁巨龙横跨天堑,625米的垂直高度让人目眩,这是中国“基建狂魔”的最新力作。9月28日,经过3年零8个月的建设,横跨贵州省黔西南州贞丰县与安顺市关岭县交界处的花江峡谷大桥正式建成,标志着六安高速公路全线通车。

花江峡谷大桥正式通车 “横竖世界第一”铸就中国基建新丰碑_fororder_1

花江峡谷大桥 摄影 罗淼

  花江峡谷大桥全长2890米,主跨径1420米,桥面距水面垂直高度625米,同时揽获“世界第一高桥”与“世界山区峡谷第一大跨度钢桁梁悬索桥”两项世界级荣誉,是被誉为“横竖都是世界第一”的超级工程。

  技术突破:毫米级精度的工程奇迹

  花江峡谷大桥巍然屹立于被誉为“地球裂缝”的花江大峡谷之上。这里峡谷纵深近千米、长度达80公里,特殊的地形条件决定了桥梁必须以大跨径、高落差的设计,才能实现安全跨越与高效连通。

花江峡谷大桥正式通车 “横竖世界第一”铸就中国基建新丰碑_fororder_3

工人在700米的高空施工主缆绳和吊索工作 供图 贵州交投集团

  建设过程中,花江峡谷大桥在抗风设计、高空施工等领域实现了多项技术突破,为全球山区桥梁建设提供了“中国方案”。

  花江大峡谷地势险峻、气候多变,峡谷风瞬间能达到10多级。“很多时候上一秒没事,下一秒飓风就冲上来。但我们也没有办法去改变风向,只能把控掌握规律,实现‘御风前行’。”贵州交投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总工程师韩洪举介绍,为应对峡谷复杂气候,项目团队在建设前就启动峡谷风数据监测,采用多普勒激光雷达监测峡谷中的风力、风向,配合上下游的风观测站,洞悉风的流动模式,及时应对大风对施工的影响,找到最优的大桥结构形式和抗风措施。

  同时,建设团队还创新采用“上下水平稳定板+中央稳定板”抗风措施,并将下稳定板设计为空中竞速跑道。

花江峡谷大桥正式通车 “横竖世界第一”铸就中国基建新丰碑_fororder_4

花江峡谷大桥 摄影 尹刚

  “整个大桥共使用了约80万个螺栓,但没有一个需要扩孔,这意味着我们每个螺栓孔的位置精度都达到了极致。”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杨健道出这座超级工程的极致追求。在纵深千米、长度达80公里的花江大峡谷,建设团队采用北斗系统,将80万个螺栓精准嵌入钢梁,实现“零扩孔”施工。主缆植入的光纤传感器可实时监测温度、湿度及应力变化,当阴雨天气湿度超标时,系统自动向主缆吹送热干空气,为桥梁穿上“智能防护衣”。

  2000兆帕级高强钢丝编织的主缆、5层“铠甲”防护的桥面铺装、玄武岩纤维阻燃技术构建的防火体系……花江峡谷大桥获得授权专利21项,多项技术成果纳入国家桥梁建设标准,为山区桥梁建设提供了“贵州交投方案”。

  桥体旅融合:从通行设施到云端综合体

  桥上有吸引力,桥下有生产力。“花江峡谷大桥不是简单的交通工程,还是国内首个集‘桥梁观光+桥梁运动体验+旅游服务’于一体的桥旅融合综合体,将高空优势转化为旅游IP。”贵州省交通运输厅二级巡视员、总工程师许湘华说。

花江峡谷大桥正式通车 “横竖世界第一”铸就中国基建新丰碑_fororder_5

花江峡谷大桥云渡服务区三叠纪古生物浮雕 摄影 罗淼

  在大桥及配套云渡服务区的美学设计上,融合当地自然景观及古海洋遗迹,聚焦“贵州特色、中国风格、世界眼光”。桥体主塔涂装结合“绿水青山、峰丛地貌”元素,同时体现祖国“千里江山,只此青绿”;服务区的贵州龙化石复原展与苗族蝴蝶妈妈图腾雕塑相映成趣。

       大桥及周边区域还打造了八大业态,涵盖服务区综合商业体、酷玩空中公园、灯光水幕秀、观光酒店、大桥桁梁景观廊道、桥廊玻璃观光大厅、云端咖啡厅、桥梁观光电梯,既是交通设施又是旅游设施,也是世界峡谷极限运动的新胜地。

花江峡谷大桥正式通车 “横竖世界第一”铸就中国基建新丰碑_fororder_6

在花江峡谷大桥举办的首届世界第一桥铁人三项国际战赛 摄影 杨艺敏

  无绳蹦极从288米高空纵身跃下,空中竞速跑道穿越云海,步步惊心玻璃栈道悬挑于峡谷之上......在这里,游客可到观山海景点“远观”大桥雄姿,踏寻民族古村、茶马古道的历史印;也可站在世界第一高桥的玻璃栈道上,悬挑于峡谷之上,亲身体验“云端漫步”的震撼和刺激感;更可以乘坐207米高的电梯60秒冲顶,到离江面近800米高的桥塔上品一品云端咖啡、看一看360°全景的山河壮阔。

  贵州桥梁:从千沟万壑到万桥飞架

  花江峡谷大桥是六枝至安龙高速公路的控制性工程。大桥通车后,两岸通行时间从2小时缩短至2分钟,六枝特区至安龙县的车程由原来的3小时缩短至1.5小时。天堑变通途的同时,不仅是物理高度上的巅峰,更是贵州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印证。

花江峡谷大桥正式通车 “横竖世界第一”铸就中国基建新丰碑_fororder_2

花江峡谷大桥 摄影 胡应锋

  贵州的山,铸就了坚韧风骨;贵州的桥,延伸着腾飞梦想。面对92.5%的山地和丘陵,贵州人发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拼搏精神,攻克了峡谷强风、复杂地质等世界级难题。截至目前,贵州已建和在建桥梁超过3.2万座,在世界高桥前100名中,贵州包揽了近半数席位,前3名均坐落于此,“世界桥梁看中国,中国桥梁看贵州”已成为共识。

  站在观景台远眺,云雾中的大桥如巨龙腾空,连接着贵州的过去与未来,将加速贵阳、安顺、黔西南城市群的资源互通与产业协同,为贵州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注入强劲动能。这座承载着工程师智慧与勇气的“标杆桥”,不仅刷新了世界纪录,更以创新、生态与人文的融合,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基建的新高度。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