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视频             直观中国       |      老外在贵州       |       热点专题       |      Hi,贵州!     
“双节”邂逅黄果树:沉浸式文旅盛宴点亮国庆假期
2025-10-09 14:40:21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罗淼责编:赵滢溪

  2025年国庆中秋同庆,贵州省安顺市黄果树旅游区迎来文旅热潮。10月1日至10月7日,黄果树景区累计接待游客约27万人,较去年同期增长13.1%,为承接这股出行热潮、升级游客体验,黄果树聚焦“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围绕“吃、住、行、购、研”等产业链发力,全方位构建沉浸式文旅场景,让游客在山水间尽享假日乐趣。

  深挖资源禀赋,创新业态激发旅游新活力

  黄果树以自然奇观为基底,创新打造差异化旅游体验。步入大瀑布景区,游人如织,磅礴水雾在秋日暖阳的映照下蒸腾翻涌,与游人的惊叹声交织成曲,引得无数镜头聚焦这震撼的自然奇观。青岛游客王毓通感叹:“亲临现场,方知瀑布的震撼远超想象。”

  同样在素有“天然氧吧”之称的龙宫景区,凭借溶洞奇观与清凉环境,假期也成为避暑纳凉的热门选择。重庆游客文晨语赞叹:“洞内钟乳石奇幻瑰丽,仿若置身神秘世界。”

  景区全新推出的业态更是成为节庆亮点。小黄鸭主题漂流凭借萌趣IP与亲子友好定位,迅速成为家庭游客的最爱;国庆首日试运营的新游客服务中心,以现代化的建筑风格和智能化的服务设施,成为景区标志性地标之一;大型实景仙幻剧《再回西游》以陡坡塘景区为天然舞台,巧妙融合全息投影与机械装置,让游客沉浸式穿梭于西游神话世界。“在瀑布下看剧,视觉冲击太强烈!” 江苏游客姜女士对夜游体验赞不绝口。

“双节”邂逅黄果树:沉浸式文旅盛宴点亮国庆假期_fororder_640

黄果树大瀑布景色 

  此外,坝陵河大桥依托“超级工程”优势,推出高空蹦极、高空秋千等极限运动项目,吸引众多寻求刺激的游客挑战自我;桥梁博物馆研学活动则以 “中国红” 主题快闪特色内容,吸引众多游客纷至沓来。

  优化服务供给,多元配套提升游客体验

  特色民宿成为假期热门选择。以匠庐・阅山和朵贝云舍为代表的民宿假期表现不俗,匠庐·阅山民宿12间观景客房国庆长假期间持续满房,提供“住宿+旅拍”的贴心服务,让游客在峡谷云海间定格美好瞬间,专业摄影师用镜头捕捉住客与自然相融的独特魅力;朵贝云舍则推出“客房+门票”套餐与免费接驳服务,配套咖啡吧、酒吧及特色伴手礼,将“住”升级为深度旅游体验,让游客在舒适的环境中感受黄果树的温暖与惬意。

  餐饮业态同样亮点频出。坝陵河大桥下的“望桥阁”餐馆,将贵州特色美食与大桥景观完美结合,让游客尽享味觉与视觉的双重盛宴;洒把美食一条街则汇集了各种当地特色美食,吸引游客前来品尝;而集餐饮和休闲的城市外滩,以开阔的滨水空间与多元的夜经济形态成为假日休闲好去处。

  研学旅行成为亲子游新趋势。坝陵河桥梁博物馆以“中国红”主题快闪、桥上极限挑战等活动,日均接待研学团达1000人次。来自广西的管明春一家带着桥梁书籍打卡,让孩子在实地研学中亲手触摸桥梁构件、了解建造原理,感叹“祖国桥梁工程太伟大”,让旅行兼具趣味性与教育性。

  坚守服务一线,多维保障护航安心旅程

  为应对客流高峰,黄果树旅游区织密服务保障网络:交通上,通过动态监测客流科学调配运力,在重点时段全力保障游客出行效率,实现运输“零事故”;新游客服务中心启用智慧系统实时监测客流,一旦发现排队苗头,便立即增开窗口、加派引导员,确保游客快速入园。

“双节”邂逅黄果树:沉浸式文旅盛宴点亮国庆假期_fororder_640 (1)

交警在景区疏导交通

  同时,千余名志愿者坚守在景区各节点,身着红色马甲的“瀑花”志愿者更是穿梭其间为游客提供咨询服务。安全保障方面,公安、交警全员上岗,采取“定点值守+动态巡逻”模式在景区内外重要路段、节点部署警力,实现交通拥堵快疏、安全隐患快处,消防救援大队在陡坡、水域等关键节点驻守以随时应对突发情况,综合执法大队则通过高频巡查整治占道经营、尾随兜售等不文明行为,多部门协同发力,为游客筑牢安全防线。

  黄果树旅游区以全要素升级激活文旅潜能,不仅让游客领略到山水之美、文化之韵,更以细致入微的服务彰显景区温度。随着《再回西游》夜游项目拓展、“天宫集市” 等新场景开发,黄果树正持续书写文旅融合新篇章,为八方来客带来更多惊喜与期待。(文/图 张芳华)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