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视频             直观中国       |      老外在贵州       |       热点专题       |      Hi,贵州!     
世界第一高桥飞架“地球裂缝”:让山里的货出去 城里的人进来
2025-09-30 12:58:38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杨展凌责编:赵滢溪

  国际在线贵州报道(记者 罗淼):625米的高空上,钢铁巨龙横跨“地球裂缝”,连接起昔日阻隔的村落,也连接起一段被大山阻隔的过往与一个因桥而兴的未来。

  9月28日,随着六枝至安龙高速公路花江峡谷大桥正式通车,这座被誉为“横竖都是世界第一”的超级工程,不仅让天堑变通途,更成为撬动周边经济腾飞的黄金支点。

世界第一高桥飞架“地球裂缝”:让山里的货出去 城里的人进来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50929173857_1639_60

花江峡谷大桥航拍图 摄影 尹刚

  峡谷两岸的安顺市关岭县与黔西南州贞丰县,过去的通行需要翻山越岭数小时。如今,这座2890米长的大桥将这段路程缩短至2分钟。对于过往车辆,这仅是2分钟的便捷通行;但对于桥下的村民,这是一条走了几十年的路。

  “以前村里有人嫁到对岸,送亲队伍翻山越岭需要一早上时间,现在2分钟就能跨过大峡谷!”73岁的贞丰县猫猫寨村村民刘忠国看着大桥感慨万千。

  在大桥建设期间,桥下的村落已悄然巨变。“最近外地车牌越来越多,各地游客都专程来看桥,我们的生意也越来越好,每天仅是预订就能有一百多人。这可是世界级的招牌,未来人流量肯定会更大,在家门口就能赚钱!”关岭县花江镇牛肉粉商户何贤鹏喜笑颜开。昔日宁静的村寨,如今正焕发新的生机。

  “大桥让通行距离变短,也带火了全镇发展。”花江镇党委副书记徐代惠介绍,近3个月,不少在外开馆子、做药材生意的村民纷纷返乡创业,镇上新增餐馆25家,民宿半年内从18家增至24家,接待能力大幅提升。两岸的百姓们以桥为依托,把“流量”变“收入”。这座大桥,逐渐成为百姓撑起生计、点亮“薪”途的希望之桥。

世界第一高桥飞架“地球裂缝”:让山里的货出去 城里的人进来_fororder_1

游客在花江镇科力寨打卡 摄影 罗淼 

  出生在贞丰县平街乡的林国权,曾做过厨子、导游,也在浙江、云南等地打拼了十余年。三年前花江峡谷大桥奠基时,林国权毅然返乡开办民宿,并化身大桥“云监工”,通过自媒体更新航拍视频,一年间粉丝数上涨数十万,吸引各地游客慕名而来。今年“五一”假期,林国权的民宿实现全满房。

  “这座桥有没有必要修?老百姓的笑脸就是答案。”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杨健凝视着桥下奔涌的江水,道出建设者的初心,也道出贵州对于从“黔路崎岖”到“高速平原”的执着。花江峡谷大桥的诞生,是为了打破这道“墙”,为了让山里人的脚步能走得更远,让山里的日子能过得更敞亮,贯穿着“让山里的货出去、城里的人进来”的朴素逻辑。

  关岭牛是贵州四大黄牛之首,但曾一度因群山阻隔而“养在深闺人未识”。如今,花江峡谷大桥的通车为这一地方瑰宝打开了全新的发展格局。

  距大桥不到三公里处,一个总投资超2800万元、占地50亩的现代化关岭牛交易市场已拔地而起,建成后日交易量预计可达3000头,将运用大数据和AI智能设备,实现线上实时看牛和交易,彻底打通“养得好、卖得出、卖得好”的产业链堵点。

  花江峡谷大桥的意义已超越物理通道,成为一个强大的区域品牌和流量入口。这座“超级工程”的通车,让贵州“县县通高速”的交通网络再添关键枢纽,并将大桥地标、峡谷风光、古生物化石群、黄果树瀑布群、历史人文、民族风情等进行一体串联布局,同时还以“桥体观光步道”“云端咖啡馆”“高空蹦极”等创新业态,打造出世界级极限运动与文旅融合的超级IP。

世界第一高桥飞架“地球裂缝”:让山里的货出去 城里的人进来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50929173856_1638_60

参加2025高桥跳伞国际邀请赛的运动员打卡花江峡谷大桥观光步道 摄影 罗淼 

  在关岭县的花江峡谷大桥服务区,新建的300车位停车场与“水陆空”立体交通网无缝衔接。游客可乘船仰望桥体,或搭乘直升机俯瞰“三桥同框”的震撼画面。而桥的另一端,贞丰县的糯食、花椒、芒果等特色农产品借“桥”快速“出山”;煤炭、黄金等资源开发正搭乘“高速网”抢滩市场,昔日的“交通末梢”正蜕变为“物流枢纽”。

  当花江峡谷大桥作为“黄金通道”的角色,悄然改变着沿岸的产业格局时,它自身也成了一件融合了自然与人文的艺术品。大桥桥体主塔涂装灵感来自《千里江山图》,结合当地“绿水青山、峰丛地貌”元素,用八种色彩勾勒出重峦叠嶂的造型。从空中俯瞰,大桥如同一条青绿巨龙,与贵州的绿水青山融为一体,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世界第一高桥飞架“地球裂缝”:让山里的货出去 城里的人进来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50929174432_1640_60

花江峡谷大桥 摄影

  “只有亲眼看到,才会明白这座‘超级工程’到底有多震撼。”厦门游客黄先生、洪女士专程为了一睹大桥的雄伟来到贵州。从贞丰县平街乡小花江村到关岭县花江镇科力寨,他们开着车穿梭一条条蜿蜒崎岖的山路,只为捕捉大桥的每一个美丽瞬间。“大桥每个视角都有不一样的美感,我迫不及待地等着再去寻找不一样的打卡点,行驶在大桥上一定是别样的体验!”黄先生说。

  山还是那座山,但在两岸村民、慕名而来的游客眼里,山已不再是束缚,而是祖国的大好河山。当游客的惊叹声、商贩的叫卖声、汽车的轰鸣声交织成曲,这座世界第一高桥连接的不仅是两岸的距离,更是一个地区奔向未来的跑道;承载的不仅是往来车辆,更是一片土地上无数被点亮的梦想。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