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视频             直观中国       |      老外在贵州       |       热点专题       |      Hi,贵州!     
贵州旅游大家谈|桥旅“富矿”需要精开
2025-10-13 09:36:08来源:天眼新闻编辑:赵滢溪责编:赵滢溪

  有人说,贵州桥已经够多够震撼了,随便包装一下就能躺赢。热潮之下,一个问题愈发清晰:坐拥桥旅“富矿”,真的就能坐享其成吗?

  贵州的桥旅故事,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变现神话。从1.0时代单纯“观桥”的好奇驱动,到2.0时代“玩桥”的体验升级,再到3.0时代“懂桥”的文化浸润,每一次跨越都离不开打破思维定式的勇气。

  花江峡谷大桥的登场,可以说真正打开了桥旅融合的新维度。玻璃栈道悬空惊心,灯光水幕如梦似幻,峡谷咖啡香飘云端,更有村庄烟火气升腾,民宿、酒店渐次生长。这时的桥,成为串联起自然、文化、产业的纽带。游客因桥的震撼而来,却会为峡谷的云海、村落的乡愁、美食的温度而流连。

e825771c481ddf9801eae757b0f8a3d9.jpg

航拍花江峡谷大桥(图/刘朝富)

  从“交通脊梁”到“文旅引擎”,从“就桥论桥”到“全域共生”,贵州桥3.0时代的成功,恰恰印证了桥旅融合从不是“现成的蛋糕”,而是需要精开细作的“富矿”。这提醒我们:“富矿”不在桥梁本身,而在对“连接”本质的深刻理解。

  桥是连接,是竞合,更是共创。贵州世界级桥旅目的地的火爆还在继续生长,热潮之下更需清醒,若沉迷于“世界级大桥”的流量红利,止步于“就桥论桥”的浅层开发,若周边没有风景的串接,没有人文的浸润,没有产业的托举,再震撼的“桥点”也会沦为孤立的网红打卡地。

  世界高桥百强榜,贵州揽下近半壁江山,桥旅融合大有可为。这要求我们既要保持“凌空蹦极”的开发魄力,也要具备“绣花功夫”的运营智慧,在更宽广领域推动机制破壁、产业耦合、利益共享,使每座桥都成为贯通天人的“生态桥”、铭刻乡愁的“文化桥”、造福民生的“共富桥”。(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马刚)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