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视频             直观中国       |      老外在贵州       |       热点专题       |      Hi,贵州!     
稻浪飘香!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贵州新画卷
2025-10-13 09:36:39来源:天眼新闻编辑:赵滢溪责编:赵滢溪

  秋日里的金海雪山稻浪飘香、“丰”景如画,处处洋溢着喜悦的氛围。9月27日,2025年贵州省乡村趣味体育运动会(村运会)总决赛在黔南州贵定县盘江镇音寨村举行。

  “太好玩了,我和孩子体验了割稻子、玉米脱粒等农事,还购买了一些原生态农产品。”来自贵阳的游客邹惠余一家在音寨村体验感满满,在她看来业态多样、环境优美的乡村已经成为她旅游的目的地。

稻浪飘香!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贵州新画卷

  乡村是广大农民群众的家园,只有营造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才能让农民有充足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乡村让人们更向往。贵州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不断丰富“富、学、乐、美”的“四在农家”内涵,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这篇大文章。

  沃野流金 产业生根

  金秋时节,岁物丰成。从黔北山区到苗岭侗寨,从北盘江到武陵山,稻浪翻滚,瓜果飘香,虾蟹肥美,一幅幅生动的丰收画卷铺展开来,带给人们丰收的喜悦,激荡着新时代的美好生活。

  毕节市金沙县柳塘镇淹坝村千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基地内,玉米挺拔、豆荚饱满,随风摇曳的叶片“诉说”着土地的高效馈赠。‌

  这片采用“3+2”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农田迎来集中采收。“今年我们玉米和大豆的套种全部都是机种、机收的。目前,测出亩产能达900多公斤,比往年自己种提高了300多公斤。”村民许国富实实在在感受到产业兴旺,增收增产的喜悦。

稻浪飘香!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贵州新画卷

  同样的丰收场景在黔西市素朴镇江龙村1200亩猕猴桃种植基地上演,沉甸甸的猕猴桃挂满藤蔓,在绿叶间若隐若现,散发着诱人的果香。村民们背着背篓,穿梭在果树间,双手轻巧地摘下成熟的果实,小心翼翼地放入背篓,装满后便倒入筐中,欢声笑语回荡在果园里,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产业兴、底线稳、收入增,“富在农家”成色越来越足。在发展产业过程中,贵州始终坚持农民主体地位,贯彻“抓两头、带中间”思路,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政策与带动农户增收的挂钩机制,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乡村蓬勃发展的背后,是贵州紧扣“富在农家”要求,牢牢抓住产业和就业“两个关键”,持续促进农民增收的生动实践。

  余庆县花山苗族乡万里村村民刘德喜参与村里茶园产业路的修建。“在这里打工每天工资200元,挺不错的,他们按月发工资,不拖欠,而且我吃住都在家里,很方便。”

  贵阳清镇市站街镇枫渔社区的搬迁群众王亮在家门口的贵州鑫赣黔铝业有限公司就业。“公司离家就10分钟路程,每个月近3000元工资,还能照顾老人孩子。”

  目前,贵州省持续培育壮大一批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文旅深度融合。鼓励农民发展适合家庭经营的产业项目,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经济、庭院经济、民宿经济。同时,深入实施“六六就业稳岗计划”,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推动建筑企业建立稳定用工机制。

  智汇乡村 活力迸发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基础,人才是关键。创新课堂传技术,增色增趣增知识,9月3日,一堂别开生面的鼠害防治培训在黔南州三都自治县周覃镇高丰村举办。

  现场,三都自治县种植业发展中心工作人员以“农民”为中心,以“田间”为课堂,重点围绕鼠害防控意识、鼠害新型防控技术了解及农业环保意识等方面向30名村民开展了培训。“没想到灭鼠害还有这么多科学的方法,这次培训让我意识到了鼠害防治的重要性。”参训人员、高丰村村民王大华说。

稻浪飘香!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贵州新画卷

  强化人才队伍,集聚振兴“智”能。走进黔东南州镇远县金堡镇羊满哨村农家书屋,千册书籍摆放整齐,涵盖农业、文化、科技、少儿等多个领域。村民姚登科常常在书屋一待就是一天。

  “农家书屋建成后,我就成了这里的常客,而且我看的书全是种植和养殖方面的,有时候遇到的问题都是来书屋请教‘老师’,在家门口特别方便。”

  既让群众富“口袋”,又让群众富“脑袋”,金堡镇聚焦农村群众实际需求,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积极开展全民阅读、理论知识科普、读书分享等活动,切实发挥农家书屋便民惠民作用,让大山里的苗寨村民体验到丰富的“书香”乐趣。

  “学在农家”就是让农民群众学有所教、学有所得、学有所为。贵州省聚焦人力资源开发,积极培育高素质农民和致富带头人,大力实施组团式帮扶,鼓励和引导年轻人返乡创业,让人才助力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在乡村全面振兴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家园如画 奏响和乐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近日,铜仁思南大河坝镇鹅溪村举办了“国庆饺子宴·共话邻里情”主题活动。全村党员代表、村民代表积极参与,大家欢聚一堂,包饺子、拉家常、叙情谊,共同祝福祖国繁荣昌盛。

  从洗葱、备料、调馅到包制,现场大家围坐在一起,分工协作,一边熟练地包馅,一边畅谈生活琐事、分享丰收喜悦。“平时一个人做饭冷清,今天和大家一起吃饺子,热闹得像过年!”75岁的鹅溪村独居老人文爷爷感慨道。

  热气腾腾的饺子,包裹的是馅料,更是深情;欢声笑语的相聚,拉近的是距离,更是人心。近年来,鹅溪村持续推动乡风文明建设,通过开展节日主题活动、评选“好邻居”“文明家庭”等方式,积极构建互助友爱的邻里关系。此次活动不仅是一场味觉盛宴,还成为凝聚乡村力量的纽带。

稻浪飘香!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贵州新画卷

  另外一边,思南大河坝镇花园村的吴华天早早起来收拾堂前屋后,“国庆节了,要把家里的卫生搞一搞。现在大家都积极改善村里环境,垃圾不乱扔,东西不乱堆,村里肉眼可见地变美了。”

  自村里“两清两改两治理”行动开展以来,大河坝镇党员干部以“土话方言讲政策、真抓实干促蝶变”,加大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力度,推动乡村从“一时美”迈向“持续美”,推动乡村旧貌换新颜。

  乐在农家,美在农家,让群众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参与者、建设者和受益者。贵州不断繁荣乡村文化活动,推进移风易俗,创新村寨治理方式,积极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着力打造环境美、田园美、村庄美、庭院美的乡村,坚决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刘悦)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