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视频             直观中国       |      老外在贵州       |       热点专题       |      Hi,贵州!     
贵州贵定:以“闯创干”之姿 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取得新突破
2025-10-22 17:51:13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罗淼责编:赵滢溪

  10月21日,2025年黔南州“谱写新篇章、建设模范州、打造增长极”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贵定专场)在贵定县举行。会上,相关部门详细介绍了贵定县工业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并邀请与会人员实地走访重点企业,展现“一核两翼三融合”产业格局下企业的蓬勃活力。

贵州贵定:以“闯创干”之姿 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取得新突破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51022163826_2036_60

发布会现场 供图 贵定县委宣传部

  近年来,贵定县坚定不移地以“大抓产业,主攻工业”为主基调,将工业发展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引擎,锚定“工业大县”战略目标,统筹推进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协同发展,精心构建“一核两翼三融合”产业格局。通过不懈努力,推动工业经济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突破性的阶段性成果,为“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筑牢了坚实根基,“2+5+1”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也迈出了坚实步伐。

  2025年,贵州省黔南州贵定县以“闯”的劲头、“创”的智慧、“干”的担当,深耕新型工业化领域,截至2025年上半年,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突破50%,达50.10%,成为县域经济的核心支撑,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贵州贵定:以“闯创干”之姿 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取得新突破_fororder_图片1

工人正在加工铝制品零部件 摄影 陆丹 

  在贵州昌明经济开发区启动产业园内,贵州德梦金属科技有限公司和贵州成博金属科技有限公司作为铝制品加工领域的佼佼者,凭借先进的铝型材深加工技术,在国内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建筑、工业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贵州正特精密锻造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高端精密零部件制造,其精密锻造工艺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该公司具备锻造高精细部件的卓越技术,为多个重点行业提供关键零部件,成为推动行业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

贵州贵定:以“闯创干”之姿 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取得新突破_fororder_图片2

贵州正特精密锻造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人正在开展工作 摄影 陆丹 

  作为新兴产业的代表,贵州子垚硅业科技有限公司传来喜讯,其石英砂已成功产出。这一成果标志着贵定县在硅基新材料产业布局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取得了关键性突破。

  截至目前,贵定县工业企业数量超过450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41家,市场主体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全县形成了以贵定烟厂为龙头,茅台晶琪、海螺水泥、爱科欣等7家亿元以上企业为骨干,众多中小微企业协同发展的梯队格局。这种梯队式发展模式,不仅增强了产业的稳定性,也为县域经济持续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同时,贵定县主导产业集聚效应日益凸显。新型建材、生态特色食品两大产业集群产值规模持续扩大,产值分别突破10亿元和12亿元,产业集聚度和竞争力不断提升。铝材产业表现尤为突出,聚集了12家企业,初步形成了上中下游全产业链发展格局。此外,刺梨产业已成为全省标杆,为特色产业发展树立了典范。

贵州贵定:以“闯创干”之姿 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取得新突破_fororder_图片3

贵州子垚硅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压裂沙成品储料罐 摄影 陆丹 

  在推动产业升级方面,贵定县累计实施技改项目38个,完成投资10亿元,有力推动了海螺水泥、山王果等企业实现绿色化、智能化升级,提升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十四五”以来,贵定县创新动能持续释放,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1家,企业累计申报专利214项,建成省级以上技术中心1个,实施科技计划项目23项。这些创新成果不仅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为贵定县工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

  在绿色发展方面,贵定县同样成绩显著,引进新能源企业9家,实施风光水项目31个,总装机容量超300万千瓦;昌明经济开发区成功创建国家绿色园区,培育国家级和省级绿色工厂各2家,山王果入选国家级5G工厂名录。这些举措不仅推动了能源结构的优化升级,也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良性互动。

  展望未来,贵定县将继续保持“闯创干”的精神状态,在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不断开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文 墨晗)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