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下午,由贵州省农业农村厅支持,贵州省绿茶品牌发展促进会、贵州省茶文化研究会主办的2025年贵州省秋季斗茶赛大众审评活动在贵阳举行。

活动现场 摄影 廖科鹏
此次大赛面向全省公开招募及特邀的28名茶行业资深从业者,大家以盖碗为器、沸水为刃,对入围第二轮决赛的33只茶样进行了审评。

大众评审为茶叶打分 摄影 廖科鹏
与以往“专家说了算”的传统模式不同,本届斗茶赛首创“专业审评+大众参与”的双轨制。专家的严谨权重占75%,而大众的市场口感则占据了决定性的25%。这意味着,最终的“金奖茶王”,不仅要通过专业的“显微镜”,更要征服广大消费者的“日常茶杯”。

茶叶冲泡环节 摄影 廖科鹏
高水温、多投茶、快出汤、茶水分离、不洗茶。现场,所有大众评委均严格遵循《贵州茶叶冲泡品饮指南》的标准流程。一时间,茶铺内盖碗起落,茶香蒸腾。

大众评审闻茶香 摄影 廖科鹏
“这款红茶有清晰的蜜糖香,底蕴很足!”“第三号绿茶,虽有微涩但回甘迅猛,喉韵舒畅!”“这个茶样把传统高香和现代适口性结合得妙,年轻人市场一定会欢迎!”评审桌前,低语与赞叹交织。评委们或凝神细嗅,或啜茶沉吟,在评分表上谨慎地落下笔迹。为确保绝对公平,组委会采用了“双盲审评”机制——茶样仅以数字编码示人,剥离了品牌与产地光环,一切全凭茶叶本身的“色、香、味、形、底”说话。

大众评审观察茶汤 摄影 廖科鹏
一位来自遵义的老茶商,一边娴熟地运用“贵州冲泡法”,一边赞许:“这套方法推广五年,确实让泡茶变得简单。它能最直接、最真实地还原了一杯贵州好茶的本味,拉近了茶与人的距离。”

大众评审品茶 摄影 廖科鹏
这场别开生面的斗茶赛,不仅是一次茶叶品质的对决,更是一次评价体系的重塑。10月31日,大众评审分数将与专家组的专业评分按权重汇总。最终,谁能在强手如林的茶样中脱颖而出,加冕“金奖茶王”?答案将在贵阳市林城西路品牌中心举行的颁奖典礼上揭晓。(文 刘琳)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