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视频             直观中国       |      老外在贵州       |       热点专题       |      Hi,贵州!     
8万件文物+3万件化石 文化IP既“吸睛”又“圈粉”
2025-10-28 09:41:08来源:天眼新闻编辑:赵滢溪责编:赵滢溪

  “穿戴好VR设备,跨越时空隧道,让我们走进古老的文明遗址。”10月25日,在省博物馆《何以文明・中华古遗址探秘展》展厅,讲解员娓娓道来:此次展览设计了“圣玉之魂”“华夏主脉”等五大探秘单元。

  广州游客王先生“穿越”古遗址后说:“仿佛亲手触摸到五千年文明的城墙,这种沉浸式体验比单纯看展有意思。”在《信・仰之间——革命先驱家书展》展区,游客聆听赵一曼、邓恩铭等革命先驱的心声,红色文化感染力静静流淌。

17602622868940.jpg

梁氏关岭鱼龙化石

  省地质博物馆神秘贵州厅同样热闹非凡。梁氏关岭鱼龙化石展柜前围满游客,来自重庆的中学教师张女士指着化石说:“孩子平时就很喜欢看恐龙绘本,现在见到真实的‘海底巨龙’,可开心了。”在化石修复体验区,孩子们端坐在显微镜前,小心翼翼地清理模拟化石,亲身感受大自然带来的乐趣。

  “通过化石标本、场景复原等技术,把贵州9亿年的地质演变史和6亿年的古生物进化史,转化为大众能看懂、喜欢看的科普内容。”省地质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让沉睡的文物“活起来”,让厚重的历史“动起来”。

8万件文物+3万件化石 文化IP既“吸睛”又“圈粉”

贵州始杯海绵化石放大模型(新华社记者 杨欣 摄)

  作为贵州文化与地质科普的重要窗口,省博物馆馆藏文物达8万件,涵盖史前文明、民族文化等多个领域;省地质博物馆则藏有3万件古生物化石与矿物晶体,9.25米长的梁氏关岭鱼龙化石,更是被誉为“镇馆之宝”。贵州双馆以核心展品为牵引,搭配多主题展览矩阵,让文化IP既“吸睛”又“圈粉”。(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周文君)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