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白酒行业面临行业周期性调整的关键时期,贵州省遵义市仁怀产区迎来重大利好:第五届全国白酒品酒职业技能大赛日前落幕,中国酒业协会最新公布的2025届国家级白酒评酒委员名单中,仁怀产区50名品酒师成功入选,创下历史新高。同时,这一顶级人才数量也位居中国六大白酒产区之首。这50名国家级白酒评委中,包括茅台集团24人、茅台学院2人、仁怀产区其他白酒生产企业和科研培训机构24人。尤其令人瞩目的是,仁怀市酒业协会、仁怀市酒文化研究会通过公开遴选推荐参赛的13名选手全部通过获聘,此外另有1名企业直推选手获聘。
政府引领主动出击争取参赛名额
在白酒行业,国家白酒评委绝对是其中最顶尖的一批技术力量,而全国白酒品酒职业技能大赛作为选拔国家白酒评委的顶级赛事,更是对白酒企业和品酒师技术实力的双重考验,堪称白酒行业的“华山论剑”。

选拔赛现场
为提升仁怀产区在全国白酒行业的话语权,仁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国家级评酒员的选拔工作。近年来,由仁怀市政府主要领导带队,仁怀市酒业协会、酒文化研究会等行业协会积极参与组成工作组,多次前往北京与中国酒业协会、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等国家级行业组织沟通协调,为产区争取更多的参赛名额。
“这次能够获得这些参赛名额,是中国酒业协会对仁怀产区人才实力的充分肯定和信任。”仁怀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仁怀市酒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焦林表示,这不仅是仁怀产区人才整体实力的集中体现,更是政府牵头、行业协会积极参与、主动作为的直接成果。这一努力为仁怀赢得了宝贵的参赛机会,最终形成了105名仁怀青年省评员参加选拔的盛况,为13名新生代品酒师新晋“国评员”奠定了坚实基础。

选拔赛现场
为用好来之不易的名额,选拔最具实力的选手代表产区参赛,仁怀市于10月14日至15日举办了高标准的产区遴选赛。105名来自各酒企45岁以下青年技术骨干(均为省评员),经过理论答题和现场实操共10轮的“魔鬼考验”,最终角逐出13个“国赛选手”(含茅台集团子公司)。赛后,仁怀市酒业协会、仁怀市酒文化研究会还专门采购了100多种酒样,邀请白酒专家彭茵、蔡天虹等人,为遴选出来的参赛选手开展强化培训,提升他们的实操水平。
人才突破提振产区市场信心
当前,白酒行业正处于深度调整期,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仁怀产区在国家级专业人才选拔中取得历史性突破,独占鳌头,无疑向市场传递出积极信号:仁怀作为中国酱香白酒核心产区,人才储备、产品品质均处于领先地位。

选拔赛现场
行业分析人士认为,目前正处于酱酒行业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产区的核心竞争力正从“产区红利”“品类红利”,悄然转向“技术红利”与“人才红利”。这57名国家级白酒评酒委员构筑的“技术护城河”,意味着技术实力正取代营销噱头,成为更持久的价值标尺。
增强行业话语权和龙头地位
国家级白酒评酒委员作为行业最高级别的专业资格,不仅参与国家白酒品评工作,更在行业标准制定、产品质量鉴定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力。

选拔赛现场
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6月1日,酱香型白酒新国标正式实施,这是自2011年以来酱香型白酒国家标准的首次全面革新。在这一重要时点,仁怀产区拥有的大批国家级评委,将在新标准落地执行、技术规范制定等方面无疑将发挥关键作用。
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人才生态
仁怀产区的成功并非偶然。近年来,仁怀市构建了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师带徒”模式已为仁怀累计培养了1万余名酱酒专业技术人才;系统化的技能培训体系已开展专题培训550余期,培训2.8万余人次;《仁怀大曲酱香酒技术标准体系》的制定实行为人才培养提供了规范的技术指引。同时,仁怀市还积极推动产学研融合,举办“中国酿酒科技创新与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人才培养注入科技创新动力。
在产业布局上,仁怀市将茅台酒产区、茅台镇传统优势产区、仁怀集聚区整合为120.44平方公里的酱香版图,培育规模企业133家,为专业人才提供了广阔的施展空间和发展平台。
仁怀产区此次国家级白酒评委的大规模入选,实现了人才建设的历史性突破。在白酒行业面临调整与变革的新形势下,未来,随着这批国家级评委在行业中发挥作用,将为仁怀产区应对市场挑战、引领行业发展注入新动能,为中国酱香白酒高质量发展开启新的篇章。(仁怀市委宣传部)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