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辆满载着CTP版材的货车驶出贵阳综保区。与以往不同的是,车上装载的货物既有保税商品,也有非保税商品,通过贵州国际集货集拼中心首次实现了“搭伙”出区。

一辆满载着CTP版材的货车驶出贵阳综保区
贵州国际集货集拼中心运营主体贵阳市物流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本次集货出区的是33吨CTP版材,企业通过“多企拼运系统”填报商品信息,形成清单入库。在仓库内部,工作人员会根据客户的订单需求,将来自不同渠道的货物拆箱、分拣,重新包装后装入同一个出口集装箱,最后完成集中出区。这在以前的传统模式下是无法实现的。
传统模式下,非保税商品和保税商品因类别不同,需分别打包、申报,运输环节也得各自安排货车。这对于业务量较小的企业来说,不仅操作流程繁琐,还常常面临集装箱装不满,物流成本增加的苦恼。而对于物流公司而言,必然造成物流资源浪费,物流调拨效率也始终提不上来。

工作人员正在装卸货物
“通过‘倒短+集拼’作业优化集拼集散流程,可支持不同企业、不同类型货物的一次申报、验放以及区内运输、装卸、理货等作业功能。”筑城海关监管一科科长于涛说。为全力支持贵州国际集货集拼中心建设,筑城海关全面推行6项支持措施,推进货物按状态分类监管模式,对货物在综保区的进、出、转、存、退等实施全流程闭环管理,同时实现非保税货物与保税货物同一个仓库存储、同一个车辆发货出区。
“新模式带来的改变立竿见影,货物预计集拼时间能缩短1到2天。”贵阳市物流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说,更重要的是分类监管措施落地后,彻底解决了双循环企业两类货物分仓操作、分车发运的难题,显著提升了物流通道的时效和能级。
对于货主企业而言,这一模式更是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我们企业小货物出口量少,根本装不满一车,中心能帮我们找其他企业‘拼货拼车’出海,大大减少了运输成本。”货主企业负责人牛成智说。(贵阳综保区融媒体中心)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