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贵州消息(记者 罗淼 实习生 舒兰):11月12日,安顺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安顺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紫云专场。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杨坚以“一个历史性突破”“两个显著性成果”“三个实质性提升”为脉络,系统介绍了紫云在“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情况。

发布会现场 摄影 舒兰
过去五年,紫云经济总量跨越百亿大关,地区生产总值从2020年的79.59亿元跃升至2024年的104.74亿元,今年末预计突破110亿元,经济实力跨上新台阶,取得历史性突破。紫云自治县坚持以城乡融合发展为突破口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城市更新、人居改善、乡村建设、民生底线、教育事业和医疗服务等关键领域取得了全面进步,努力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县人民,绘就“互融互促、共富共美”的新画卷,在城乡发展和民生保障两方面取得显著性成果。
“十四五”期间,紫云自治县在工业、农业、旅游三大产业的发展上实现了实质性提升。在工业方面,紫云落地建成贵州省首个集中式大型电化学储能电站——总投资9.2亿元的中核储能电站,为打造超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提供了关键的调节与支撑能力,成为紫云“大抓产业,主攻工业”的生动实践,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作为生态功能县,截至目前,紫云自治县新能源累计产值达6.56亿元,正稳步向十亿级能源强县的目标迈进。
五年来,紫云自治县城镇化率从32.68%提升至近40%,城镇常住人口从9.6万人增至10.28万人,发展动能更加集聚;紧扣“精致精彩漫生活·宜居宜业新紫云”的城市IP,创新运用“1+4”模式、“四新四共四提升”工作法、“三增两减一治理”经验,累计改造棚户区1872户、老旧小区3576户、背街小巷23条,地下管网新增超153公里。城市的短板正在系统补齐,功能日益完善,品位持续提升。
在农业方面,紫云自治县持续推进“七彩粮仓”“共富地标”“甜蜜紫云”三大工程,并创新推广生态鸡“1220”养殖模式,坚持“双园化”思路,立足“北种南养”产业布局,推动农业在稳根基、亮特色、扩规模、增效益上取得了一系列扎实进展。
目前,紫云自治县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2.62万亩,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39万亩以上,总产量稳步提升至13.11万吨;精品水果种植面积突破16.8万亩,产值达11.04亿元;拥有地理标志产品6个,总数位居安顺市第一,红芯红薯获评国家“名特优新”农产品。全县红芯红薯、蓝莓、茶叶种植面积分别达4.2万亩、1.6万亩和5.09万亩,形成了具有紫云辨识度的特色农产品矩阵。
同时,紫云自治县旅游业态取得实质性提升,积极融入安顺市打造一流旅游城市建设大局,以“旅游+”融合思维为引领,以文体旅融合发展为突破口,从锚定“差异化”,聚焦“品质化”,推动“融合化”三方面打造了“游格凸·逛印山·漂翠河·沐温泉·观赛事”的特色旅游线路,推动旅游从“单点出彩”向“串线成链”升级,紫云旅游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吸引力显著提升。
五年来,紫云自治县旅游总花费从27.95亿元增长至47.56亿元,增长率达70.16%,旅游产业呈现出多点开花、活力迸发的高质量发展态势。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