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贵州消息(记者 杨展凌):11月25日,记者从安顺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发布会获悉,“十四五”以来,黄果树旅游区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加快构建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文旅产业实现了质的飞跃。2021年至2024年,黄果树旅游区接待游客383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花费366亿元。2025年1月至10月,黄果树旅游区共接待游客1087万人次,同比增长13%;实现旅游总花费130亿元,同比增长18%。

新闻发布会现场 供图 黄果树融媒体中心
“十四五”期间,黄果树旅游区持续夯实文旅产业根基,2022年至2025年新增入库涉旅企业23家,预计2025年底规上限上文旅企业将达56家;通过引进开元名都等高端酒店、培育精品民宿集群,推出大型实景仙幻剧《再回西游》、“飞越黄果树”球幕影院等沉浸式体验项目,推动业态多元升级;同时,出台服务质量提升专项方案,优化智慧票务系统,强化人员培训与市场监管,并成功盘活匠庐·翠山等存量项目,产业质效稳步提升。
黄果树旅游区聚焦“资源、客源、服务”,以建设一流旅游城市和世界级旅游景区为工作统领,强优势、补短板,持续优化产品内容、加快项目建设、提升服务能级,系统推进景区提质升级,2023年至2025年,共谋划世界级旅游景区项目75个,其中27个已完工运营,32个正在稳步建设。黄果树游客服务中心、夜游黄果树提质升级、新城票务中心改造、开元名都酒店、小黄鸭漂流等重点项目相继投用,“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服务不断完善,游客体验持续优化。

黄果树大瀑布景色 供图 安顺市委宣传部
同时,黄果树旅游区“旅游+”多业态融合成效突出,精品民宿集群品牌效应显现,全区已形成民宿点超10个,其中8家获评“金山级民宿”,15家斩获省市级荣誉;康养旅游深度融合,培育集森林疗愈、休闲度假、采摘观光于一体的康养业态,形成环黄果树、龙宫避暑旅居集群,桃子村等获评市级“康养旅居示范村”;文体赛事赋能升级,举办国际高桥极限运动邀请赛等品牌赛事,塑造具有黄果树特色的赛事IP;桥旅融合亮点纷呈,“桥见未来”坝陵河大桥研学之旅入选全省首批特色研学旅游线路,郎宫度假区跻身“贵州省第一批研学旅行目的地名录”,坝陵河大桥研学旅行基地获选“第二批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示范案例”,融合发展名片持续擦亮。

2025“赛动黔景”黄果树大瀑布国际激流回旋极限赛现场 摄影 杨艺敏
下一步,黄果树旅游区将继续锚定世界级旅游景区建设目标,持续深化文旅体融合发展,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与设施水平,全力打造兼具自然之美、文化之韵、体验之趣的旅游目的地,为安顺市、贵州省旅游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力。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