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锐出战 不胜不休——普定县干部合力誓拔“穷根”

2019-03-16 16:34:40|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孔令娟|责编:陈梦楠

  国际在线贵州频道报道:这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更是一场必须打赢、没有退路的背水之战。

  决战脱贫攻坚,普定县集中人力、集中精力、集中火力,全面打赢这场输不起的攻坚战。从县委书记、县长奔赴一线,走进农家访贫问苦,帮助贫困村庄出谋划策,到单位部门包村帮扶和乡镇倾力作为,出措施、谋发展,再到脱贫攻坚作战队、帮扶干部进村入寨,与群众同吃同住同攻坚,构建了全社会参与、帮扶全覆盖的良好格局。

尽锐出战 不胜不休——普定县干部合力誓拔“穷根”

普定县村级脱贫攻坚作战队出征仪式 摄影 杨小友

  从领导到干部倾力帮扶,汇聚成决战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带领着群众盖房子、闯路子、收票子,书写了脱贫攻坚的崭新篇章,2014年以来,普定县累计实现29439户114154人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66%。

尽锐出战打好“歼灭战”

  普定县作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该县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抓紧、抓好、抓实,强化党政主要领导第一责任,成立由县委书记、县长担任总指挥长的县级脱贫攻坚指挥部,把32名县级领导下沉到12个乡镇,组成12个工作落实推进组,从各单位、各部门抽调精干人员1372人,组成162个脱贫攻坚作战队,进驻该县162个村,实现干部帮扶全覆盖。尽锐出战,普定县压实脱贫攻坚工作落实推进组县级领导的领导责任,乡镇(街道)的主体责任,县直部门(单位)的包保责任,第一书记、作战队、结对帮扶干部的直接责任,行业主管部门的牵头责任,实行“网格化”管理和结对帮扶全覆盖。

  “脱贫攻坚作战队要层层压实责任,全面聚焦问题,着力细化措施,强化督查问效,以‘实干’论英雄,拿出‘啃硬骨头’的功夫,‘攻坚拔寨’的勇气,‘脱身皮’的苦功,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输不起的硬仗。”在脱贫攻坚作战队奔赴一线时,安顺市委常委、普定县委书记徐德祥的话掷地有声。

  责任层层传导,压力层层分担,增强决战脱贫攻坚的紧迫感,凝聚强大的决战力量。一时间,普定县从领导班子到部门乡镇,纷纷蹲点驻村、访贫问苦,为村庄发展把脉开访、献智献力,加速农村的发展。

  “任务艰巨,也无比光荣。”刚从地里回到村委会,皮鞋和裤腿上还粘着泥土,普定县穿洞街道办贡达村驻村第一书记令狐克斌笑呵呵地说。

  从2017年7月前来贡达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令狐克斌就扎根在这里,和脱贫攻坚作战队的6位队员一起为村里发展出谋划策、向上协调项目,誓要让贫穷的村庄走向脱贫致富。信心百倍,现实不容忽视,贡达村591户255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11户919人,坡多平地少,生态环境脆弱,产业结构单一,是省级一类贫困村。

  “久困于穷,冀以小康”。面对这样的山村,令狐克斌带领驻村干部,与脱贫攻坚作战队一起,挨家挨户走访,和村干部谈心交流,开展村情摸底工作,分析制约发展原因,制定发展思路和策略,开启贡达村的发展新时代。

  基础设施差,令狐克斌和作战队员向上协调项目,修建“组组通”公路、连户路,建设集中供水水利设施,破解道路及水资源问题。产业不发达,脱贫攻坚作战队各司其职,发挥各自优势,引进了两家茶叶种植、加工企业,种植3000亩白茶和黄金叶,村民流转土地给公司的同时,在企业务工,收入年年增高,一边引进企业壮大优势产业,一边依托村级公司种植经果林、发展辣椒等,破除产业结构单一的局面。

  如今,在干部的倾情帮扶下,贡达村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条条水泥硬化路整洁宽敞,机耕道从山脚延伸到山坡上的白茶基地;广电云拉进村民组;305盏路灯照亮村寨每一个角落;产业蓬勃发展,3000亩茶叶全面开采,200多亩中药材将采收,经果林迎着春风冒出嫩叶,脱贫致富的勃勃生机正在呈现。

  正如令狐克斌所在的脱贫攻坚作战队一样,干部帮扶普定县,进村入户后,集中人力、集中火力打歼灭战,共同推进农村建设;开展产业脱贫攻坚,推动村级公司发展,构建强龙头、创品牌、带农户发展格局,实现每户贫困户拥有“一长两短”脱贫产业;对农村危房改造对象全面实行“三改”,补齐基本居住功能,保障基本卫生健康条件......

  不仅如此,普定县还明确了县、乡、村三级网格长,将全县划分为884个网格单元,落实3655名网格员,开展“无死角”大走访、大排查、大帮扶,推进了责任、政策、工作高效落实,为攻克脱贫攻坚最后堡垒提供有力战斗支撑。

用心用情倾情帮扶

  “坚持每天下村,天天进村入户。”3月5日,普定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工作人员王菊梅在走访完自己在穿洞街道办龙新村的5位包保贫困户后,在村委会简单扒拉了几口饭后,又开始走访工作。

  “这边巷子穿过去,就到路喜荣家了。”王菊梅领着记者在村寨穿梭,来到由她包保的贫困户家,熟得像回自家似的。“路大哥,我又来看你啦!”王菊梅一声吆喝,路喜荣连忙出门招呼。

  “现在,我和包保的贫困户已经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我们是脱贫路上的‘战友’。”王菊梅告诉记者,2018年3月开始,她包保5户贫困户,其中一户就是路喜荣。

  回想头一次登门拜访,路喜荣可一点不买账:“这些干部些,登门嘘寒问暖,遇到实际难题却一个没解决。”这几年,路喜荣由于土地少、缺资金,加上在贵阳读大学的孩子,原本以传统种植勉强维持生计的路喜荣一家,经济上可谓雪上加霜。

  “焐热民心,才能协力战贫困。”王菊梅深知,干群之交,首先要把人的工作做通,这是绕不开、必须补的一课。

  经过一年多时间,她不断登门走访,根据各家情况,申请相应政策扶持,不仅为路喜荣申请到了生态护林员的工作,每年收入1万元;还帮助他申请特惠贷,纳入村级合作社的产业分红,去年底,分红4500元;还为其女儿申请教育补助每年4800多元。

  “今年特惠贷分红还要涨到5000元,都多亏了王主任!去年我脱贫了,但未来的好日子还得靠自己干。”路喜荣笑呵呵地说。

尽锐出战 不胜不休——普定县干部合力誓拔“穷根”

11月2日,普定县猴场乡十九大精神暨脱贫攻坚流动讲习所走进水落洞村,用苗语向苗族同胞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及脱贫攻坚相关政策 摄影 金秋时

  在普定县,像王菊梅这样的帮扶干部真不少。

  “干群之交,难在同甘共苦,贵在换位贴心。”龙新村驻村第一书记陈兴林表示,刚开始,驻村工作队的队员们在走访群众时,遇上不少抵触情绪。分析下来,有对政策的不理解,有对干部的不信任。

  “只有用真心、出真力,把群众当亲人,与群众同甘共苦,才能收获民心,一切都来不得半点虚功。”陈兴林说。就这样,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陈兴林等10名龙新村脱贫攻坚作战队队员走村串户,宣传脱贫攻坚政策,申请项目改善通村、通组、硬化连户路等基础设施,协调企业流转土地发展起茶叶、经果林等产业,使该村贫困人口由2014年的104户328人降至14户22人。

  近年来,在驻村帮扶、脱贫攻坚作战队征战贫困村时,普定县着力实施“654321”精准扶贫结对帮扶措施,6000余名干部对1.2万户贫困户进行结对帮扶,通过开展基础设施建设脱贫、产业脱贫、易地搬迁、教育脱贫、医疗救助保障脱贫、生态补偿脱贫、财政金融脱贫等行动,带动群众走上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

  干部沉下去,用心用情倾情帮扶,换来群众的真心,干群关系更密切了。不仅群众脱了贫,干部思想能力也脱了“贫”。

合力攻坚谱写新篇章

  当下,普定县化处镇水井村的白萝卜正值丰收季,经过清洗,原本一棵棵沾满泥土的萝卜变得洁白如雪。村民们在一旁忙着整理萝卜,一筐筐萝卜打包装箱,即将发往深圳的天虹商场。驻村第一书记王泽勇告诉记者,再过几天,水井村就要开始种莲藕了,市场也已经提前对接好了。

  但在过去,水井村虽背靠朵贝山,墨香河穿村而过,地势平坦开阔、阳光充足,但村民长期以传统种植业为生,并没有将眼前的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这么好的地方,必须摆脱贫困。”王泽勇驻村后,在摸清村情后,现实摆在眼前,产业结构单一,经济薄弱。第一件做的事情除了改善基础环境,就是带领群众找准产业发展方向。

  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讨论,王泽勇带领村干部和种植大户进行实地考察,研究讨论后提出了“果树上山、香葱进地、莲藕下田”的产业发展之路。2017年初,水井村成立村级公司,起步就种植了1000多亩莲藕,随后,他带领村支两委前往广州、深圳等地对接市场,成功将莲藕卖到两地市场,并建起加工厂,加工荷叶茶、藕粉等产品。

  为实现产品长期稳定走出大山,他还采取农超对接、农企对接、网络销售、旅游产品等方式破解了水井村莲藕、香葱等产品销售难题,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

  “现在,我们县已经进入了国家贫困县专项评估退出的倒计时,不止是我们驻村工作组,还有我们的作战队、协战队及包保干部,大家都在沉下心,同心协力共同努力,攻克贫困的堡垒。”王泽勇说,目前水井村家家户户都有了产业,家家户户住上了小洋楼,实现了脱贫致富。

  与王泽勇一样,在猴场乡猛舟村,驻村第一书记黄莉和脱贫攻坚作战队、包保干部等共同努力,一起对全村538户村民进行遍访,向群众宣传扶贫政策,同时,把“塘约经验”彻底落实到村里,依托“一村一公司”,利用村级公司100万元启动资金,按照“村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经营,重点发展养兔和种辣椒、大葱三大产业。

  2018年,猛舟产业示范园内流转750亩土地种植辣椒,56户贫困户198人以土地入股,除了每年获得土地分红841元,每天在园区务工,务工费为70元每天。去年一年,该村30万公斤辣椒销往广州、海南等地,实现纯收入31万元。而猛舟村养殖场养兔1094只,年收入14万元,参与养殖的贫困户每户分红800元。

  一个个驻村工作队、一个个脱贫攻坚作战队、一批批结对帮扶干部下沉到一线,他们连天线接地气、携真心带真意,真诚地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献计献策,为贫困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迅速补齐各项短板,众志成城决战脱贫攻坚,攻克一个个贫困堡垒,谱写了脱贫攻坚的崭新篇章,让同步小康的道路越走越宽。(文 杨小友 金秋时)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