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视频             直观中国       |      老外在贵州       |       热点专题       |      Hi,贵州!     
“一带一路”文明交流互鉴与应用型人才培养国际研讨会在贵安新区召开
2022-08-23 09:10:29来源:贵州日报编辑:罗淼责编:赵滢溪

  原标题:聚焦2022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 交流碰撞思想 沟通凝聚共识——“一带一路”文明交流互鉴与应用型人才培养国际研讨会在贵安新区召开

“一带一路”文明交流互鉴与应用型人才培养国际研讨会在贵安新区召开_fororder_1f012a36-2f94-4ec4-91b8-13a3eeeea8f1

  研讨会现场。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8月22日,2022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主要活动之一,“一带一路”文明交流互鉴与应用型人才培养国际研讨会在贵安新区召开,来自国内高校和印度尼西亚、泰国、越南、老挝等东盟国家高校代表、专家学者,通过线上线下方式深入探讨“一带一路”文明交流互鉴与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

  近年来,交流周秉持平等互信、开放创新、互学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已成为中国和东盟各国以教育合作、人文交流为主题的交流合作平台,为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注入了新的力量。

  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党委副书记宋永波说,探讨“一带一路”文明交流、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等相关议题,对推动中国与东盟人文交流和人民友好交往,进一步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希望与各方一道,更加聚焦、务实、高效地为世界各国,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积极支持。

  贵州省教育厅党组成员、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工会主席、交流周组委会副秘书长王慧说,交流周举办15年来,通过师生互换、人才培养、校际联合办学、联合科学研究、智库合作等多种形式,有效推动了中国与东盟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基础教育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希望全省高校以本次研讨会为契机,充分依托交流周的平台优势,高层次、高质量、高水平持续推动与东盟各方的交流合作,促进贵州教育对外开放和发展。

  贵州师范大学校长张绍东表示,将继续加强与东盟国家高校的交流与合作,认真学习此次与会专家的新思路、新观点,不断提高国际化办学水平,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厦门大学教授郑通涛说,人才短缺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一大制约因素,中国应与东盟国家共同打造一个由政府、高校和企业等组成的人才培养机构,负责规划、组织、落实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提高合作成功率。他还表示,中国的大学需要考虑命运共同体建设所带来的文化、经济、宗教、哲学、法律、劳务、教育等诸多挑战,积极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万隆国际外语学院院长曾秀娜结合印度尼西亚华文教育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前景,认为要加快提升综合教育质量,聚焦发展实际不断拓宽学科领域、提升老师专业水平。同时,要使用现代技术,开发有互动性和参与性的学习环境,让各类人才能更好地适应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需要。

  当下,全球范围内中文热持续升温,包括东盟在内的各国学习中文、了解中国的需求与日俱增。研讨会期间举办的“中国—东盟国际中文教育研究论坛”上,与会专家学者积极探讨了中高级汉语综合课困局与教学方法改革、“后疫情”时代职业中文在线教育在东盟地区的现状和前景等话题,为“后疫情”时代助力各国中文人才培养把脉问诊。

  教育交流与合作既要走出去,也要请进来。在“一带一路”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论坛上,贵州民族大学东盟人文学院教师张秋霞分享了“一带一路”背景下贵州本科高校越南语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她表示,随着“一带一路”沿线各国间经济联系和文化交流越发密切,外语非通用语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已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交流碰撞思想,沟通凝聚共识。与会专家学者表示,本次研讨会将为中国与东盟国家进一步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加强科研合作、促进民间友好、夯实人文交流作出新的贡献。(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袁航)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