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视频             直观中国       |      老外在贵州       |       热点专题       |      Hi,贵州!     
【聚焦2023数博会】贵阳:林业“上云” 生态“在线”
2023-05-11 13:46:31来源:人民网编辑:罗淼责编:李胜兰

  林业资源一键全览、森林防火线上监测、生态数据共享于民……在有“林城”美誉的贵阳市,大数据正转化为守护林业生态的现实生产力。

  贵阳雨水充足、植被易于生长,但典型喀斯特地形地貌,石多土少,保水能力差,植被恢复难。1954年来,贵阳先后两次建设环城林带。截至2022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5.3%,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排名前列,形成了“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独特生态格局。

  来之不易的“绿色家底”被贵阳人格外呵护。抢抓大数据产业发展先行优势,贵阳近年来加快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持续建设的“贵阳智慧林业云平台”,逐步实现对林业资源数字化管理、灾害应急智慧化监测。在大数据的加持下,这座“西南林城”中的片片绿林,显得更有朝气、更加生机盎然。

  “一张网”助力林区实时防火

  5月4日15时05分,贵阳市林火防控中心的监控大屏弹出一个自动报警提示:开阳县龙岗镇一片林区附近有疑似烟点。

  屏幕弹窗的同时,系统已自动将远程视频监测到的实时图片与位置信息推送到县林业主管部门。15时25分许,开阳县相关部门向市林火防控中心反馈:经就近安排村干部核实,烟雾系林区边缘的村民在家中焚烧杂物产生,已处理完毕,无火情隐患。

  快速发现、快速处理,这一场跨越60多公里的两地高效联动处置,得益于“贵阳智慧林业云平台”中集成的森林防火信息化管理体系。

  森林火灾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处置救助困难。特别是对贵阳林中有城、城中有林的生态格局来说,森林防火显得格外重要。

贵阳:林业“上云” 生态“在线”

贵阳市林火防控中心工作人员在进行远程巡查。人民网 龙章榆摄

  “贵阳的思路是加速从‘人防’向‘技防’转型。”贵阳市林火防控中心副主任李冠男说。森林防火,关键在防早、防小,以这个理念,贵阳率先投入建成包括1个市级、12个区县级森林防火指挥中心和87个林火远程视频监控点的森林防火地理信息系统和林火远程监控系统。

  “具体来看,每个视频监控点的范围为3至5公里,平均一个监控点覆盖面积约20平方公里,视频监控精度可以准确到米。”李冠男介绍,监控系统可24小时实时监测林区,只要有烟点、热点等信息出现,林火识别报警软件将自动进行识别、报警。

  报警及时的同时,贵阳林业局还进一步建设了森林防火应急指挥系统,推动快速处置火情。该系统拥有接警管理、火情管理、专题数据、业务管理、护林员管理等功能,可实时查看火情周边情况、调取最近救援力量信息等,提升森林火灾处置效率,增加了人员配置、出警安排的科学性、合理性。

  数据显示,在大数据助力下,贵阳市森林防火工作正由被动转向主动。2016年至今,全市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6‰目标范围内,无人员伤亡事故发生。

  “一张图”推动林业精细管理

  护好,更要管好、发展好。

  “就像一个数字档案馆,各类数据在一块屏幕内一目了然!”“贵阳智慧林业云平台”将2011年以来市内林业数据全部矢量化,建立了一套数据库系统,并对数据按照存储模式、专业类别、业务类别进行了分类梳理。对贵阳市林长制工作服务中心(市林草资源监测中心)副主任易利龙来说,这套系统,让贵阳林业人守好贵阳“绿色家底”的底气更足。

  “大到林区面积、位置,小到树种、树龄、平均胸径……”易利龙举例说,系统可根据需求勾选所需数据,能更好地了解森林资源的分布、数量、质量和变化趋势。同时,系统还提供智能分析模块,数据分析结果能为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和决策支持。

贵阳:林业“上云” 生态“在线”

林城贵阳。人民网 涂敏摄

  质量更好、效率也更高。“贵阳智慧林业云平台”内还勾勒了林业生态建设保护空间数据图纸,精准记录各类图纸资料。以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和营造林实绩核查工作为例,调查人员以前要带上GPS、罗盘仪和一堆图纸上山去核实造林情况,现场在纸上勾绘小班、记录小班信息后,还需要在电脑上重新进行勾绘。应用平台后,可直接在野外用移动终端进行记录。“大大提高了林业调查的工作效率。”易利龙说。

  当前,贵阳智慧林业云平台已包含地理数据、遥感影像数据、林业基础数据、林业专题数据等,建立了全市林业数字化“一张图”,实现了全市森林资源一张图统揽。业务系统在全市160多个乡镇(社区)林业站、各县级林业部门和市级林业相关部门全面开展应用。

  “提高了基层林业工作者的工作效率,推动了林业的精细化管理。”易利龙表示。

  “一组数”共享绿色生活

  夕阳斜照,贵阳长坡岭国家级森林公园樱花湖畔的跑道上,迎来了一支“慢跑”队伍。跑完两圈,队员们走进森林步道,在漫步之间闻花香、看老树、听鸟鸣……“天气好的情况下,下了班我们就组队过来。”带队的陈女士说。

  一座森林公园为何有如此吸引力?答案就在公园内的一块显示屏里。“负氧离子2994个/cm3、温度14℃……”贵阳在长坡岭国家级森林公园安装了物联网设备获取生态数据,并在屏幕实时公布。陈女士说,能直观感受到森林里的各项指标,锻炼的过程就像在做一场“天然疗养”。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如何进一步共享林业“生态红利”?贵阳借助丰富的林业资源,采用数据化、信息化手段进行了探索。

贵阳:林业“上云” 生态“在线”

森林公园内的生态实时数据。人民网 龙章榆摄

  “贵阳在重点林区、林场等安装物联网设备,实时抓取负氧离子、PM2.5、气象、土壤、树木生长指标等数据,计算林业为社会生产生活提供的生态价值总量和贡献值,用直观化的数据体现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丰富群众的生态感知。”易利龙介绍。

  夏季平均气温22.3℃,负氧离子浓度高、平均风速每秒3米以下……在这项“森林生态数据量化行动”助力下,“避暑之都”“生态氧吧”等名片传遍八方,贵阳逐步成为追求康养群众的向往之地,引导着更多群众走进森林、走进自然,共享绿色生活。

  “林业+大数据”还大有可为。贵阳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以当前平台建设为基础,将逐步加大卫星遥感监测、无人机、物联网等新技术应用力度,用于森林资源监测、森林防火等工作,同时结合国家林业生态感知系统规划和生态智慧感知体系建设,探索森林病虫害、野生动植物、古树名木等自动化监测,逐步建立贵阳市林业生态智慧感知体系。(龙章榆)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