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视频             直观中国       |      老外在贵州       |       热点专题       |      Hi,贵州!     
[遵义会议精神永放光芒] 讲好红色文化的贵州故事 ——贵州省大力实施红色文化重点建设工程
2025-01-13 09:35:30来源:贵州日报编辑:罗淼责编:赵滢溪

  作为中国革命的转折地,红军在贵州活动时间最长、活动范围最广,召开了党的历史上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遵义会议,创下了强渡乌江、激战娄山关、四渡赤水等经典战例,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贵州大力弘扬“坚定信念、坚持真理、独立自主、团结统一”的遵义会议精神,大力实施“四大文化工程”,并将红色文化重点建设工程作为“四大文化工程”之首,切实保护好、管理好、利用好丰富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文化的贵州故事,推动这片红色土地焕发勃勃生机。

  守护遗址遗迹:红色血脉代代相传

  1月5日,“新时代 新长征——《长征组歌》红色经典交响音乐会”演出次日,上海音乐学院院长、著名歌唱家廖昌永来到遵义娄山关景区。关隘雄峻如铁,山势巍峨似龙,令廖昌永感慨万千:“很受震撼,那么险峻的关隘,红军战士们不像现在打仗有高科技,那时候完全就是靠着信仰,才能实现这样的壮举。”

  散落于黔中大地灿若繁星的革命遗址,承载着先辈的热血与信仰,是铭记历史、启迪当下的珍贵历史瑰宝。2019年以来,贵州聚焦长征国家文化公园“1+3+8”标志性项目体系建设,实施了遵义会议会址周边环境整治及展陈提升、四渡赤水集中展示带、贵州长征文物保护修缮工程等重点项目。有效提升了遵义会议会址、四渡赤水战役旧址、黔东特委旧址、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旧址、黎平会议会址、猴场会议会址、苟坝会议会址等一批重要红色文物的保护展示水平,有力改善了全省长征遗址遗迹等文物保存状况。

  珍贵的历史印记,是贵州的“传家宝”。红色基因更是深植于贵州各族儿女血脉之中,保护红色资源成为贵州干部群众发自内心的自觉行动。六盘水盘州市邹广阳一家五代人为红军烈士守墓87载,在邹广阳看来,他守护的不仅仅是一座墓,更是一段历史、一种精神。“希望通过我们的坚守,能让更多的人记住那段历史,记住那些为革命牺牲的英烈们。”

  提升展陈水平:生动历史跃然眼前

  1月7日,遵义会议纪念馆内人流如织。从泛黄的文献到锈迹斑斑的武器,每一件展品都吸引着游客驻足凝视。多媒体互动屏幕、立体影像投影等现代化的展陈设施,更是让历史场景栩栩如生。游客或轻触屏幕,探寻历史细节;或沉浸于影像,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现场气氛庄重而热烈。

  站在“四渡赤水”六面屏立体影像前,浙江游客刘金荣感慨:“虽然看过许多四渡赤水的资料,但现场影像仍震撼人心。红军在敌军围追堵截中,灵活突围,敏捷善战。这种呈现直观展现了战役的艰难与伟大,让我深深感佩先辈们的英勇无畏与卓越智慧。”

  遵义会议纪念馆机关党委副书记黄超介绍,为进一步提升展陈水平,增强展览的吸引力、互动性和体验性,遵义会议纪念馆2024年底运用新理念新技术对现有展陈相应展项、场景进行数字化提升。“通过实施馆藏文物数字化保护、预防性保护、展陈提升数字化建设来逐步推进遵义会议纪念馆馆藏文物保护,主要包括馆藏文物数字化建设、不可移动文物数字化建设、数字化保护成果在展陈上的运用、多媒体展项、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及新增场景数字化展示等几个方面。”

  紧随数字化技术的运用,贵州聚焦于文物数字化信息数据采集、数字展示、建立文物信息数据库和智慧博物馆试点,启动了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点建设区官方网站和数字平台的建设工作。在贵州省文物事业发展中心主任张勇看来,借助数字技术传播红色文化,通过体验式、沉浸式、互动式活动,让红色文化“活”起来,既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又引导人们感悟革命传统,厚植家国情怀,自觉做红色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

  红色文旅持续出圈:长征文化闪耀“双子星”

  今年27岁的湖南人杨火星智在大型长征文化沉浸式演艺剧目《伟大转折》中演军医“小华佗”,其原型是红军长征途经遵义牺牲的革命烈士龙思泉。当问到他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时,杨火星智略显腼腆地说,“在一次乘坐出租车时,被司机认了出来。他夸我们演得好,说《伟大转折》很好看。”

  “革命烈士龙思泉的故事在遵义可谓家喻户晓,当被搬上剧场时,在现场硝烟、环绕音效等现代科技助力下,让我们仿佛穿越时空,走入90年前的场景。”观看完演出,遵义本地观众杨奕华说。

  深植文化根脉,用好用活红色文化,以“数字科技 红色故事”的呈现方式,营造身临其境的沉浸式体验,是贵州不断探索科技赋能拓展文化业态的创新举措。被誉为多彩贵州文旅“第一站”的贵州长征文化数字艺术馆(“红飘带”)亦是贵州以科技赋能红色文旅的新尝试,与《伟大转折》共同构成展示长征文化的“双子星”,持续引爆贵州红色文旅。

  贵州省文化旅游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柳启阳介绍,“红飘带”突破依赖实物、图片、文字展示红色文化的传统路径,以数字化、艺术化的手段展示长征文化,呈现和诠释了伟大长征精神。自2023年10月22日启动试运营以来,人气持续高涨,合计演出1万多场,观看人次已超过百万。“‘红飘带’从贵州出发,通过网络与口碑传播,影响力不断向外辐射,吸引更多外地年轻群体走进贵州,感受红色文化魅力。”

  【记者手记】

  1月7日,采访贵州伟大转折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龙通成时,他分享了自己常在后台观察观众的经历。记者问他印象最深刻的场景是什么时,他立刻回忆起一次演出结束后,一群研学小学生在演员谢幕时,不约而同起立,郑重敬少先队礼的情景。那一刻,龙通成深受触动:“这说明孩子们能理解红色历史,明白英雄与奋斗的含义,正是我们创排该剧的初心。”

  一年多来,红色文化的“双子星”——“红飘带”与《伟大转折》在黔贵大地冉冉升起。不同地域、年龄、职业的观众,都表达了相似感受:引人入胜、震撼、感动。这证明红色文化具有直击人心的力量,能跨越时空触动心灵,激发共鸣激扬信念。这也让记者坚信,这些涓涓细流终将汇聚成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磅礴伟力。(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黄若佩)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