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春回,正是播种育苗的关键时期。走进黔东南州榕江县车江坝区智慧育苗中心大棚,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映入眼帘。农技人员正熟练地操作着水肥一体化自动喷淋系统,为嫩绿的种苗精准浇水、施肥。在智能化设备的调控下,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光照都维持在最适宜种苗生长的状态,西红柿、罗汉果等种苗在这里茁壮成长,科技的力量让育苗工作变得高效又精准。
农技师在贵阳市开阳县南江蔬菜良种繁育中心实验室内分解、转接姜苗。 袁福洪 摄 (贵州图片库发)
与此同时,在铜仁市碧江区瓦屋侗族乡司前大坝油菜种植基地,无人机施肥作业正在有序进行。据了解,使用无人机施肥,劳动效率可比人工提高95%以上,大大减少了人工成本,还能让肥料更均匀地覆盖,助力油菜茁壮成长。以往人工施肥,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很难保证肥料均匀度,如今无人机的应用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它能按照设定好的航线精准作业,为油菜的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铜仁市碧江区瓦屋侗族乡司前大坝油菜种植基地,农技师操作无人机进行施肥作业。申逸恺 摄 (贵州图片库发)
位于遵义市桐梓县燎原镇的桐梓优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智慧”菇房里,2万棒猴头菇菌棒喜获丰收。陈桂良 摄 (贵州图片库发)
在遵义市桐梓县燎原镇的桐梓优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智慧”菇房里,同样是繁忙而有序的景象。2万棒猴头菇菌棒整齐排列,白胖圆润的猴头菇长势喜人,香味浓郁。与传统食用菌大棚不同,这里接入了智能操控平台,可对温度、光照、湿度等环境参数进行智能调节。通过精准调控,创造出最适宜食用菌生长的气象环境,不仅大幅提升了食用菌生产的标准化、自动化水平,还实现了常年高产、稳产、优产,猴头菇的产量相比传统种植方式提高了30%。
在黔东南州榕江县车江坝区智慧育苗中心大棚内,农技师用水肥一体化自动喷淋系统进行育苗浇水、施肥。杨文舒 摄(贵州图片库发)
近年来,贵州省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创新,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力度。从田间到市场,科技正全方位助力贵州现代农业跑出发展“加速度”。(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芦晓娟)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