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以来,贵州黄果树旅游区龙宫景区游客累计超11万人,依托客观的人流量,毗邻龙宫景区的龙潭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如今已蜕变为乡村旅游的热门地。
龙潭村一角
盛夏炎炎,踏入龙潭村,青山如黛,绿水长流,街道干净,游客往来穿梭,店铺吆喝声此起彼伏,一派热闹鲜活的夏日乡村盛景。
“我们村地处龙宫景区出口,是不少游客离开景区后的必经之地。”龙潭村驻村第一书记郑虎介绍,借助位置优势,村民纷纷投入餐饮民宿行业,目前全村已有60余家相关商户,去年以来,在村委大力支持鼓励村民新开民宿或升级既有业态,仅去年至今年就新增10家,去年刚完成改造的“一两风”民宿便是其中的代表。
龙潭村“一两风”民宿
来到“一两风”民宿,老板金洁正忙着招待办理入住的游客。“我们之前一直在景区门口做餐饮住宿,可时间久了,设施慢慢老化,配套也跟不上现在游客的需求了。”金洁笑着说,好在村委主动动员,家里年轻人也大力支持,她们索性投资80万元,把房间基础设施、民宿庭院都改造升级了一番。
“重新装修后,我家民宿几乎每天都有人住,旺季基本可以满房。我们的环境、房间、设施都不错,而且能让游客吃到自己养的土鸡、山里采的野菜等地道农家菜,这些都特别受大家欢迎。”金洁说。
离开民宿,街边“觅食快餐店”的吆喝声吸引着过往游客的视线,灶台上火光跳动,青椒炒肉的焦香、红烧土豆的绵甜顺着风飘出,刚端上桌的热菜蒸腾着热气,瞬间勾起游客的食欲,不少人循着香味进店落座。
“我们主打本地特色菜,开店才一周,生意还不错。”快餐店老板彭红江一边麻利地招呼客人,一边聊起近况,“以前一直在外打工,看着村里旅游业越来越火,就想着回来创业。村委特别支持,不仅给了场地,还免了一个月租金让我们试营业,大大降低了创业成本。”
龙潭村木雕
“今年为了让乡村旅游再上台阶,村里盘活了集体闲置资产。”郑虎补充道,“一方面,引进木雕非遗体验丰富业态,另一方面鼓励外出青年回乡创业,像免租金试营业这样的政策,就是为了让更多人敢闯敢干,让村民享受乡村旅游发展带来的红利。”
随着暑期旅游旺季的到来,龙潭村也迎来了越来越多的游客,或品味地方特色美食,或入住体验本土风情。郑虎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引导当地群众发展餐饮、民宿,融入极具布依文化特色的民俗活动,丰富旅游体验,以吸引更多游客到龙潭村游玩。(文/图 李劲松)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