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在新一轮东西部协作的号角声中,广东省中山市火炬高新区镇街组团跨越山海,正式与六盘水市水城区建立起新的结对帮扶协作关系。五年来,两地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深入开展东西部协作产业集群打造、特色产业提升、消费帮扶助农增收、劳务协作提质“四项行动”,资源互补、携手并进,绘就了一幅东西部协作助力水城区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图景。
走进水城区米箩镇俄戛村的猕猴桃种植基地,一颗颗猕猴桃高挂枝头,农户们忙着采摘,收购商忙着搬运,一片繁忙有序的景象。猕猴桃产业在东西部协作东风的吹拂下蓬勃发展,正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甜蜜引擎”。
“我们这一片地大概60亩,从8月30日开始采摘,预计可以采摘到9月10日左右。产量我们预估在50吨到60吨之间,今年这个价格还可以,预计收入在60万到70万元之间,种猕猴桃的收入还是可观的。”水城区米箩镇猕猴桃种植大户唐杰说。
五年来,水城区获得中山市东西部协作资金3.33亿元,投入农特产业1.15亿元,聚焦农特产业提质效、产销渠道拓市场、技术支撑亮品牌,构建起农特产业全链条格局。
“五年来,通过东西部协作建成标准化基地11.2万亩,推进猕猴桃产业提质增效,产量从2021年的2.5万吨,提升至2024年3.61万吨,累计帮助销售水城农特产品12.58亿元,带动14.22万农户参与种植、就业,增收致富。”水城区农业农村局猕猴桃研究所技术骨干肖春说。
而在水城经济开发区的贵州省六盘水双元铝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内,只见机器轰鸣,工人们正在生产线上忙碌着,智能生产在这里已成为现实。加热、锯切、矫直,一条条圆柱形的铝棒被“瘦身”拉长,经过电泳、隔热、喷涂等数道工序后,变身成了铝板、铝卷型材。
“我们公司2024年产业链产值突破130亿元,较2020年产值实现翻番,带动就业4349人。累计获得专利160余项,培育高新技术企业6家、专精特新企业13家,绿色转型成效显著,成功获评国家级绿色园区。”贵州省六盘水双元铝业有限责任公司二期电解铝厂厂长赵正勇说。
作为水城经济开发区铝产业链的龙头企业,贵州省六盘水双元铝业有限责任公司不仅进一步实现了园内铝资源的就地转化,拓宽产业幅、完善铝产业链,还为当地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
“我现在每个月能拿五千左右的工资,这里离家很近,又可以照顾老人和小孩,我觉得还是很可以的。”在贵州省六盘水双元铝业有限责任公司电解一车间上班的张凤阳说。
五年来,水城区充分利用东西部协作这一平台,不断深化与广东省中山市的合作交流,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和需求,积极招商引资,取得了显著成效。
“水城经开区目前已集聚铝企业55家,实施项目67个,产品经4轮精深加工达50余类,成为全省产业链最长的铝产业集群,获‘全国铝制家居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称号。双元铝业二期项目全面提速,将持续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赵正勇说。
此外,两地深化劳务协作,筑牢就业增收压舱石。坚持把稳就业、促增收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关键,大力实施劳务协作提质行动,构建“精准培训——有序输出——稳岗服务”体系。
“我们结合粤黔市场需求及水城劳动力特点,量身定制课程,成功引入本土化‘粤菜师傅’‘南粤家政’‘广东技工’等劳务品牌,举办农村劳动力培训100期3776人次,有效提升就业竞争力。五年以来,累计投入劳务协作资金3600余万元,通过体系化推进,累计帮助农村劳动力就业2.46万人。”水城区人社局党组成员、区就业局局长伍蕊说。
教育领域同样成绩斐然,东西部协作项目聚焦水城教育发展的关键需求,既强化“硬件”基础,又优化“软件”环境,为水城的教育教学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自教育‘组团式’帮扶工作开展以来,学校聚焦管理,深入调研,制定‘融入式’教师交流工作方案,搭建‘中山——市八中’教师交流平台。持续发挥教育专家人才的传帮带作用,开展师徒结对。邀请中山市名师指导六盘水市第八中学‘求实杯’‘百花奖’教学比赛,开展示范课、教育专题讲座。持续做好‘中山班’‘慈善阳光班’工作,全力打造教育帮扶示范班、样板班。”六盘水市第八中学东西部协作办公室主任敖学留说。
截至目前,中山市5所学校通过“一对一”持续结对帮扶水城区5所学校,累计安排协作资金2500万元实施项目8个,支持受扶学校改善办学条件,通过帮扶团队的“把脉问诊”和真帮实扶,六盘水市第八中学整体教育教学质量大幅提升。
同样得到帮扶的,还有水城区人民医院。依托广东省中山市“组团式”医疗帮扶,水城区人民医院实现了医疗服务能力显著提升,让当地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优质、便捷的医疗健康服务。
“东西部协作组团式医疗帮扶以来,中山市给予了我们很多帮助,主要是从人才和资金方面。自2022年以来,我院共收到东西部协作资金1300万元,主要用于购买B超、胃肠镜、核磁设备等大型医疗设备。这些设备的引进,大大地提升了我院的临床诊断水平和医院的综合服务能力。”水城区人民医院东西部对口帮扶办公室主任巫明琴说。
跨越山海,协作同行。五年来,两地立足各自优势、强化协同发力,在产业合作、人才交流、资源对接等方面深耕细作,从初期的“输血式”帮扶逐步转向“造血式”赋能,不仅推动了水城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更搭建起两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坚实桥梁,共同书写了携手共进、共谋振兴的生动篇章,为区域协调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文 周瑞平 周琬祺)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