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贵州消息(记者 杨展凌):9月16日至21日,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暨第四届丹寨非遗周将在贵州省黔东南州丹寨万达小镇举行。这一国家级非遗盛事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携手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黔东南州人民政府共同打造,以“融入现代生活·非遗与时代同行”为主题,致力推动非遗与现代生活深度融合。
作为中国非遗保护与传播的重要平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与丹寨非遗周已成功举办多届,影响力持续扩大。往届活动不仅吸引数十万游客亲临体验,更通过多元传播成为“非遗走进现代生活”的标志性事件。今年,两项活动首次同期同地举办,意义非凡——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非遗主管部门代表、专家学者、传承人等数百位嘉宾将齐聚云上丹寨,共商非遗保护新未来。
非遗周期间,黑龙江满绣、江苏扬州通草花将亮相丹寨。黑龙江满绣与扬州通草花这两种传统技艺,犹如两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而迷人的光彩。它们不仅是地域文化的生动体现,更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与文化内涵。
在黑龙江的广袤大地上,满绣作为满族文化的瑰宝,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历史底蕴,成为了中华民族传统工艺中的璀璨明珠。它不仅是满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更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黑龙江满绣作品 供图 丹寨县委宣传部
黑龙江满绣作为满族文化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历史记忆和民族情感。在新时代的浪潮中,它正以创新为驱动,不断传承与发展,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黑龙江满绣这一绚丽的民族艺术瑰宝将走出黑龙江,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让更多的人领略到它的独特魅力。
在江苏扬州的传统文化宝库中,通草花以其独特的魅力绽放着别样的光彩。它是扬州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传统工艺中的瑰宝,被誉为“永不凋谢的花”。
扬州通草花作品 供图 丹寨县委宣传部
扬州通草花以“以假乱真”为显著特征,它以艺术的手法充分展现出各种花卉的美丽形态,可满足人们高层次的审美需求,被誉为工艺花中的“阳春白雪”,其题材广泛,涵盖了各种花卉、蔬果、鸟兽等,其中花卉作品最为出众。那层层叠叠花瓣的通草牡丹,娇艳欲滴,仿佛能闻到馥郁的花香;细长叶片、玲珑花朵的通草水仙,宛如凌波仙子,清新脱俗。
扬州通草花承载着扬州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底蕴,它不仅是一种传统工艺品,更是中华民族文化创造力的体现。在新时代,相信通过不断地传承与创新,扬州通草花这朵永不凋谢的艺术之花将继续绽放光彩,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