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推进黔南州刺梨产业高质量发展,近日,黔南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黔南州支持刺梨产业发展十条措施》,从基地种植、订单收购、质量标准、市场拓展、保险金融、产地认证、产旅融合、市场主体、科技引领和加强东西部协作等十个方面支持和推广刺梨产业高质量发展,共计10条具体措施、24条实施细则,涵盖了刺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全链条、各环节。
优质刺梨 摄影 刘茜
该《措施》是在国家、省、州有关政策基础上,针对黔南刺梨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制定的,措施更细化、更聚焦,责任更明确,是黔南补短板、延链条、强科技、提质效的一次强有力行动,是黔南推动刺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加强版。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出台的措施中,很多系首次明确,可谓干货满满。比如,明确对新获得及续证(延展)的绿色食品、有机产品的经营主体给予适当奖补;利用东西部协作资金等对收购鲜果企业进行奖补;将刺梨类食品列入食品安全风险专项监测,每年对生产企业开展1次食品质量检验能力提升培训和2次食品安全规范培训;组建刺梨产品标准化建设专家指导组;组建黔南刺梨产业发展协会,规范行业行为;打造“黔南刺梨”销售矩阵;推荐刺梨纳入军供、央企和大型企业集采清单,试行推荐刺梨优品进机关、进校园;推动刺梨保险愿保尽保,支持刺梨企业申请民贸民品、林业产业、技改扩能等贷款贴息;对年产值排名前20且年度增长50%的企业给予奖励,并优先推荐参加“州长质量奖”;对符合农产品初加工条件的刺梨企业用电执行农业生产用电价格;组建刺梨产业创新链专家团队10个等。
同时,明确将刺梨作为全州东西部协作资金重点支持发展的主导产业,每年统筹将刺梨产业纳入资金计划,州级资金支持不低于1000万元(含东西部协作资金500万元、州级产业扶持资金500万元),核心县、重点县(市)资金支持分别不低于500万元和200万元,主要用于基地提质、精深加工、品牌打造、市场拓展。
黔南州自然资源局、州林业局、州农业农村局、州发展改革委、州工信局等20多个州直部门和相关县(市)人民政府为责任单位。(文 刘茹男)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