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视频             直观中国       |      老外在贵州       |       热点专题       |      Hi,贵州!     
礼仪文化邂逅酸汤美食
2025-10-13 17:28:08来源:天眼新闻编辑:赵滢溪责编:赵滢溪

  一碗酸汤,承载千年民族智慧;两项礼仪文化标准,开启产业融合发展新篇章。

  在黔东南州这片充满神秘与魅力的土地上,苗侗儿女正以标准化为引擎,推动着民族礼仪文化、餐饮服务和酸汤产业的深度融合与发展。通过制定《长桌宴民俗礼仪规范》和《“高山流水”敬酒民俗礼仪规范》这两项标准,黔东南州有效保护和传承了宝贵的民族文化,使长桌宴、“高山流水”敬酒礼仪与地方特色酸汤产业相互赋能,实现了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97.png

  标准引领礼仪文化,长桌宴与“高山流水”的规范化之路

  长桌宴和“高山流水”敬酒作为黔东南州苗族侗族迎接宾客最高礼仪,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旅游吸引力,已成为展示黔东南民族风情的重要窗口。

  长桌宴起源于苗族侗族村寨招待尊贵客人的传统,传说很早以前,有亲朋好友翻山越岭来到寨子里,寨子里人家想表达热情好客,于是寨老想出办法,让每家每户都做上拿手好菜,按顺序摆放到寨子里开阔的地方,形成了长桌宴。“高山流水”敬酒礼仪则是在重要场合,苗族侗族姑娘们手捧特制酒壶,依次从高往低排开倒酒,形成近一米高的“酒瀑”,流入客人口中,寓意着以山为友,以水为伴,对待客人如同敬重大山和河流一样,祝愿客人健康、幸福像大山和流水一样永驻长存。

  为规范长桌宴、“高水流水”敬酒礼仪,传承和推广黔东南民族文化,促进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特色餐饮和酸汤产业融合发展,2024年至2025年,黔东南州市场监管局联合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贵州大学等多方专业力量,通过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和专家技术审查,编制发布了《长桌宴民俗礼仪规范》和《“高山流水”敬酒民俗礼仪规范》两项标准。

  标准制定遵循在尊重民俗本真性的前提下进行科学规范化引导的原则,充分体现民族性、实用性和参与体验感。标准不仅规定了术语定义、核心文化内涵,还详细规范了适合场景、人员要求、礼仪流程、规范要求等细节。通过标准推广实施,长桌宴与“高山流水”敬酒礼仪走向了规范化之路。

99.png

  标准化助推餐饮融合,提升服务质量与品牌形象

  标准化建设为黔东南州民族餐饮服务提供了明确的规范和质量要求,有效提升了餐饮服务的整体水平和用户体验。《长桌宴民俗礼仪规范》对场所、餐饮器具、人员、供餐、菜品等提出了具体要求。人员需持有效健康证,熟练掌握长桌宴礼仪流程,能用民族方言向宾客问候和致谢。标准特别强调了民族文化元素的融入,使用的碗、筷、杯具,宜选用民族特色传统纹样标志的制品,宜穿着民族代表性服装及佩戴民族饰品。长桌宴分为苗家长桌宴和侗家长桌宴,每桌宜配备不少于5道民族特色菜和5道时令菜,体现独具的民族特色。

  《“高山流水”敬酒民俗礼仪规范》将敬酒模式分为“单客单瀑”“单客双瀑”“双客双瀑”等类型,对人员、礼仪流程等作了具体要求。标准还要求尊重宾客的饮食习惯,事先告知敬酒事项,并应提供饮用水、茶水等替代品供宾客选择。助兴环节演奏民族乐器和歌曲,苗族宜演奏芦笙,唱苗族歌曲;侗族宜演奏琵琶,唱侗族歌曲。

  推进两项民俗礼仪标准化,是打造统一优质游客体验的有效手段,是促进餐饮规范化、品牌化、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也是黔东南州推动民族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实施文化旅游与餐饮融合发展的具体实践,打造长桌宴和“高山流水”敬酒成为黔东南金名片。

96.png

  礼仪标准带动酸汤产业,礼仪场景中的创新应用

  长桌宴和“高山流水”敬酒礼仪标准化,如同一条纽带将礼仪文化、餐饮服务与酸汤产业紧密串联,形成了“礼仪+餐饮+产业”的融合发展模式,直接拉动了黔东南特色酸汤产业的发展。酸汤是黔东南州少数民族饮食的特色代表,在苗族、侗族等民族的饮食中占据重要地位。黔东南州创造性地将酸汤火锅纳入长桌宴核心菜品,将酸汤饮料作为“高山流水”敬酒的替代品,实现了产品创新与场景拓展的双重突破。

  在长桌宴的菜品规范中,酸汤火锅被明确列为主锅菜品,主要以红酸汤或白酸汤为基础,搭配酸汤鱼、酸汤牛肉、酸汤排骨等本地特色食材。这种标准化设计确保了传统风味在不同餐饮场所的一致性,提升了顾客体验感。

  对于“高山流水”敬酒礼仪,标准在坚持传统酿造米酒的同时,也创新性地允许使用酸汤饮料等作为替代品,满足了不饮酒游客的需求。这种包容性设计既尊重了传统,又适应了现代多元消费需求,增强了游客参与体验度。

98.png

  标准协同发力,领航带动文化经济双收益

  通过标准化建设,实现了礼仪文化、餐饮服务和酸汤产业三大领域的深度融合与产业发展,为黔东南州带来了显著的文化和经济效益。

  标准+文化,提升了民族礼仪的规范性和传播力。随着2025年两项礼仪标准的发布实施,黔东南的民族文化体验更加规范。长桌宴和“高山流水”敬酒礼仪已成为黔东南民族文化的重要标识,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体验。2025年国庆、中秋假日期间,黔东南州凯里市、雷山县、黎平县、剑河县和天柱县等推出了长桌宴和“高山流水”敬酒系列活动,直接带动文化旅游火爆增长,全州共接待游客533.59万人次,同比增长8.29%;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2.62亿元,同比增长8.45%。

  标准+餐饮,提高了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标准化让餐饮服务有了明确的规范和质量要求,有效提升了整体服务水平和用户体验。长桌宴和“高山流水”敬酒礼仪两项标准推广实施,为游客打造统一优质体验,促进餐饮规范化、品牌化、可持续发展,实现文化旅游与餐饮融合发展,长桌宴和“高山流水”敬酒礼仪在黔东南大地的餐饮店遍地开花,节假日前来体验的游客场场爆满,带动了餐饮业蓬勃发展。2025年以来,黔东南州餐饮业收入同比增长6.6%。

  标准如同一条无形的纽带,将各个环节紧密相连。长桌宴酸汤火锅、“高山流水”酸汤饮料的需求增长,带动了从酸汤原料的种植、加工到成品销售的整个产业链,推动了酸汤产业的蓬勃发展。目前全州生产许可在有效期内酸汤企业26家,生产线77条,年产能16万吨以上,以红酸汤、白酸汤、鱼酱酸为基础开发的酸汤系列火锅底料、酸汤饮料等100多个品种,产品畅销全国31个省区市62个城市,打进东南亚市场,酸汤质量品牌已冲出贵州,走向世界。凯里酸汤产业正朝着百亿产业加快迈进,将“凯里酸汤”打造享誉全球的美食名片。

  随着长桌宴与“高山流水”敬酒礼仪标准的发布实施,黔东南的民族文化体验实现了规范化、品牌化的跃升,吸引了八方来客,开拓出广阔的市场前景。标准,这把融合传统的金钥匙,正为黔东南打开一扇通往更广阔天地的机遇之门。在这里,古老智慧与现代规则深度交融,共同为乡村振兴与文化传承注入强劲动能,实现了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文/金则霖)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