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贵州消息(记者 杨展凌):10月9日,国家民族民间文化版权贸易基地(西南)六盘水水城农民画版权贸易分中心暨水城农民画院揭牌仪式在水城农民画展厅举行,两大平台同步落地,为水城农民画的保护、传承与创新注入新动能。
揭牌仪式现场 摄影 杨展凌
作为本地极具特色的文化符号,水城农民画以浓郁的民族风情、鲜活的生活气息著称,它以泥土为墨、以生活为卷,将苗族刺绣的灵动、彝族火把的炽热、布依族歌谣的温婉熔铸于笔端,不仅成为水城对外展示的文化名片,更承载着贵州民族文化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码。
长期以来,推动这份文化财富实现版权保护、助力画师成长与作品创新,是当地文化发展的重要期盼。此次两大平台的成立,既为水城农民画提供版权护航,也搭建起专业交流、技能提升与作品孵化的平台,让其在“保护”与“发展”双重支撑下走得更远。
与会领导为版权贸易分中心揭牌 摄影 杨展凌
版权贸易分中心的成立,标志着水城农民画从“田间地头的创作”迈向“知识产权的赋能”,从“地域文化符号”升级为“产业发展引擎”。该中心将提供全免费版权服务,搭建开放共享的交易平台,构建区域性版权生态,推动民族文化与市场需求精准对接。而水城农民画院则将成为画师专业成长的“家园”,一方面整理挖掘传统技法、梳理艺术脉络,守护文化根脉;另一方面鼓励画师贴近时代、扎根生活,创作反映乡村振兴、民族融合的作品,让农民画兼具“乡土味”与“时代感”。
与会领导为水城农民画院揭牌 摄影 杨展凌
水城区也将以两大平台为双支点,奏响文化赋能“三部曲”:深化版权保护,联动相关力量打击侵权行为,同时开展老艺人技艺传承与青年人才培养;推动农民画与旅游、教育、现代设计融合,催生“带得走的水城记忆”,实现从“单点收益”到“产业集群”的跃升;搭建版权输出渠道与精品创作矩阵,通过“走出去”参展、“请进来”交流,让水城农民画成为世界读懂中国乡村文化的“窗口”。
画师熊师提向与会人员介绍水城农民画 摄影 杨展凌
揭牌仪式上,画师代表们纷纷表示,双平台的成立为农民画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未来将潜心创作,让这份独特的文化财富在新时代绽放更绚丽的光彩。此次双平台落地,不仅是水城农民画发展的里程碑,更为民族民间艺术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了生动实践样本。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