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公里车轮上的画卷,从城市脉动到瀑布轰鸣,这是一条融合现代活力与自然奇观的骑行赛道,成就一段难忘的骑行体验。
首届环贵州公园省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的重头戏——10月18日,贵阳观山湖至安顺黄果树赛段即将开启。
赛前系列活动:零距离与“明星”车手嗨起来,如集市、路边音乐会、车手见面会、明星车队亮相、随机舞蹈等活动,提前锁定你的狂欢日程。
赛段纵览:从都市到瀑布
这条赛段是首届环贵州公园省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的重要组成部分,总里程154公里,连接了贵州省会贵阳市与旅游名城安顺。
赛事分为职业组和骑游组;职业组选手将完成全程154公里的挑战,而骑游组则设置了60公里的精华路线,让广大骑行爱好者也能参与其中,感受骑行的乐趣。
作为环贵州公园省的重要IP赛事,这一赛段沿着“黄小西吃晚饭”黄金旅游线路,穿越多个国家5A级景区,生动展现了“跟着赛事去旅行,奔向景区去运动”的理念。
图:职业组线路图
图:骑游组线路图
赛道亮点:从璀璨都市到山水画卷
这条赛段的独特之处在于将城市风光、乡村美景和自然奇观完美串联。骑行者将从贵阳观山湖会展中心出发,它不仅仅是贵阳的行政区、同时也是贵阳的金融中心。如果要用一个地方定义现代贵阳的活力与雄心,那么观山湖区无疑是那个最鲜明的注脚。
骑手们从观山湖区出发最直观的冲击来自于它的城市景观,当骑手从这片摩天大楼、现代气息十足的区域出发时,将会为大家勾勒出一幅充满了科幻感与未来感的画面。
这片“贵州的CITY WORK”有着数不清的咖啡馆、精品店和书店,是文化气息与时尚潮流的汇聚地,当夜幕降临,玻璃幕墙与LED灯光交织成璀璨的星河,上演着光与影的奇幻剧目,无不彰显着贵阳的繁华与未来。
赛道设计的巧妙在于难度与美景的平衡。前段以平路和小起伏为主,让骑手能够逐渐热身;中段经过贵安樱花园区域,道路平缓,视野开阔。后段接近黄果树景区时,坡度逐渐增加,为骑手带来更具挑战性的骑行体验。赛段最高潮莫过于以世界闻名的黄果树大瀑布作为终点,为这场骑行挑战画上壮丽的句号。
图:黄果树瀑布
骑游组路线:60公里的精华体验
为让更多骑行爱好者参与其中,赛事组委会特别设计了全长60公里的骑游组路线。骑游组从观山湖会展中心出发,沿贵安大道前行,经贵安樱花园,舍弃了最有难度的爬坡路段,最终抵达平坝区。如果你也想跳入水潭,洗个瀑布澡,欢迎你继续骑上爱车抄小道奔向黄果树瀑布。
贵安樱花园区域是骑游路线的亮点之一。虽然十月不是樱花盛开的季节,但樱花园内面积广阔依然绿意盎然,红枫湖分割着独立小岛的独特地理结构,别有一番风情。
图:贵安樱花园
人文风景:穿梭六百年的文化长廊
这条赛道不仅是自然景观之路,更是民族文化与历史遗迹的体验之路。沿途经过的安顺地区分布着众多屯堡村落,这些始建于明朝的石头城堡,至今仍保留着明代的生活习俗,非常珍贵。在平坝区的天龙镇,有一个保存完好的屯堡文化景区。中老年妇女们身穿的明代汉装是日常习惯,而非作秀。如果你想,小编可以去找当地“阿爹”“阿嬷”们借一套服装让你骑完整个赛程,相信你将成为赛道里“最亮的仔”。
图:天龙屯堡
骑行者可顺路探访(但不能“遁入空门”哟)距天龙2公里的天台山伍龙寺,这座寺庙是屯堡石头建筑的精华所在。寺庙用石块依半崖层层垒砌,与绝壁几乎垂直,外观犹如一座孤兀高拔的石头城堡。
另一处值得一看的是七眼桥镇的“云峰八寨”,其中的本寨和云山屯是唯一被列为“国保”级文物的屯堡村落。本寨村作为国家级传统古村落,完整地保存了雕凿精美的垂花门楼、矗立云霄的碉楼等屯堡建筑。
图:屯堡天台山
周边延伸:探索喀斯特地貌奇观
除了作为赛道终点的黄果树瀑布,沿线周边还分布着众多值得探索的自然奇观和人文景观,如龙宫景区、天星桥景区、织金洞景区、天河潭景区、花溪十里河滩景区等。
图:龙宫天池
赛事与文旅的深度融合
首届环贵州公园省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不仅是体育竞技,更是贵州推进“体育+旅游+文化”融合发展的具体实践。赛事设立总额超百万元的奖金,吸引了来自英国、俄罗斯、中国香港等超27个国家和地区的男女洲际车队与顶级职业俱乐部参与。其中,男子组中,来自爱沙尼亚的快客洲际队在2024年度取得了12场UCI职业赛冠军;女子组中,凤凰—GNC女子力量车队是一支由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中国选手组成的中国民族单车品牌冠名的全球化职业俱乐部队。这一国际性赛事的举办,不仅是金牌的角逐,更是“环贵州”与各地体育文化的交流与碰撞。
赛事期间,贵州还将联动文化旅游、餐饮住宿、特产销售、交通出行等相关产业,形成“一日比赛、多日停留;一人参赛、多人旅游;单项消费、多重体验”的体育体验消费模式。无论是职业选手还是骑行爱好者,都能在这条线上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与乐趣。
赛事虽落幕,但旅程并未结束。骑行者可继续探索黄果树周边的屯堡文化,感受明朝遗风;或深入当地村落,品尝安顺小裹卷、幺铺毛肚火锅、小锅凉粉等特色美食。这条赛道将成为连接体育、旅游与文化的纽带。(来源 贵州省体育局)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