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视频             直观中国       |      老外在贵州       |       热点专题       |      Hi,贵州!     
“五维互嵌” 绘就民族共融民生画卷——丹寨县以创新治理推进易搬社区融合发展
2025-10-14 13:30:28来源:黔东南微报编辑:赵滢溪责编:赵滢溪

  走进丹寨县金泉街道金泉社区,汉族、苗族、水族、彝族居民共跳芦笙舞,孩子们在广场上嬉戏打闹,老年食堂里飘出阵阵饭菜香……这个安置了1468户6484名居民的易地扶贫搬迁社区,正以“五维互嵌”创新治理模式,破解多民族群众融入难题,勾勒出民族共融的生动画卷。

“五维互嵌” 绘就民族共融民生画卷——丹寨县以创新治理推进易搬社区融合发展_fororder_1

  金泉社区居民来自全县6个乡镇100余个村,多民族聚居曾让社区治理面临挑战。如今,社区通过科学规划布局,实现空间深度互嵌。丹寨县妇幼保健院、利民医院守护健康,县第二幼儿园、金钟一小、第二中学解决就学难题,与金钟经济开发区联动提供就业岗位,“15分钟便民服务圈”让生活需求一站式满足。“孩子步行10分钟就能到金钟一小上学,我在开发区工厂上班,丈夫开小餐馆,生活太方便了!”苗族居民李小英的话,道出了不少搬迁群众的心声。社区还设立便民服务大厅,推出“延时服务”“点单服务”,引入数字管理平台保障安全,40余家商业服务网点构建起“一站式”生活服务圈,全龄段民生保障让各族群众安心扎根。

  法治融合是社区治理的基石。社区深化“多网合一”机制,划分3个总网格、10个小网格,构建“社区-网格-楼栋”三级管理体系。“网格吹哨、服务跟到”机制高效解决群众诉求,去年夏天,网格员发现苗族居民吴大哥家屋顶漏水,三天内便协调修好,吴大哥感激地说:“网格管理真是帮了我们大忙。”社区还组建义务巡逻队等自治组织,开展法治宣讲,通过“居民议事会”征集治理建议,整合力量排查安全隐患、化解矛盾纠纷,多年实现重大案件“零发生”。

  文化交融让民族情谊更浓厚。社区建设民族特色帮扶车间,组建芦笙队、山歌队等文化队伍,发展刺绣、蜡染等手工艺协会,“工坊+农户”模式带动43人居家就业,人均月增收1800元。春节、苗年等节日里,“金泉好声音”“欢庆元宵”等活动接连举办,吸引3000余人次参与,其中“欢庆元宵”活动两度登上央视新闻联播。“不同民族的邻居一起跳芦笙舞、吃元宵,就像一家人!”参与活动的居民笑着说。社区还评选“文明家庭”32户,开展人居环境“扛旗争星”评比,用汉苗双语、苗歌传唱宣传移风易俗,文明新风浸润人心。

“五维互嵌” 绘就民族共融民生画卷——丹寨县以创新治理推进易搬社区融合发展_fororder_2

  就业帮扶为共融发展注入动力。社区开展厨师、电工等“订单式”技能培训,与省内外企业合作建立“用工需求池”,今年已输送586人外出务工。苗族小伙小杨参加叉车培训后,在粤港澳大湾区企业月薪达6000多元。同时,社区依托“微车间”、农业产业项目、公益性岗位,帮助150余人就近就业。“既能照顾孩子,每月还能收入1500元左右。” 彝族居民黄大姐在箱包制作“微车间”工作,对现在的幸福生活很满意。“三级联动”就业服务机制与“红橙黄绿”预警系统,让社区有劳动力家庭就业率达95.69%,实现“一户一人稳定就业”。

  党建引领则为社区治理保驾护航。社区定期培训党员干部,建立后备人才库,推行“党小组建在网格上”,5个网格党小组实现党组织全覆盖。2025年以来,网格员累计走访群众3600户次,解决民生诉求75件。水族居民马师傅家孩子有调换班级需求,党员干部很快协调解决,“党组织就在身边,有困难随时找得到人!”马师傅说。社区还创新“暖心加法+流程减法”服务模式,落实组织生活制度,将党建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为民族共融提供坚强保障。

  如今的金泉社区,各族群众在空间、治理、文化、经济、服务上深度互嵌,正以蓬勃生机书写着民族共融发展的新篇章,成为丹寨县创新治理推进易搬社区融合发展的生动写照。丹寨县以“五维互嵌”为创新治理核心,成功破解搬迁群众融入城市难题,走出一条多民族共融发展的特色之路。(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韦启悬)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