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凤出山》将蜡染技艺发挥得如此磅礴大气,完全颠覆了我对传统手工艺的认知。”“《赤羽纹霞》是一件可以走上国际T台的佳作,完美诠释了‘民族的,就是世界的’。”10月13日、14日,在2025全球妇女峰会“华韵承芳·非遗共赏”女性主题特展现场,来自贵州的两件非遗作品赢得与会嘉宾连连称赞。
蜡染作品《火凤出山》。
展区内,贵州省妇女联合会选送的蜡染作品《火凤出山》与苗绣作品《赤羽纹霞》,流光溢彩,吸引众多目光驻足。前者由贵州省工艺美术大师郑清音设计制作,作品以苗族传统蜡染技艺重塑凤凰意象,展现了凤凰优雅美丽的气质,象征着吉祥和谐与生生不息。后者由设计师侯芷洁携手贵州绣娘共同打造,作品将民族传统技艺与现代创新理念相结合,既保留文化根脉,又赋予礼裙时尚美感,展现了东方气韵和实用美学的有机融合。
“两件作品,不仅是非遗技艺的鲜活呈现,更是贵州推动‘指尖技艺’向‘指尖经济’转化的生动实践。”贵州省妇联党组书记、主席涂妍认为,作品的背后,是贵州省实施“锦绣计划”十二年来所取得的扎实成果。
苗绣作品《赤羽纹霞》。
据介绍,自2013年贵州省出台《关于实施妇女特色手工产业锦绣计划的意见》以来,已累计投入资金11亿余元,开展培训5180期,培训学员26万人次,扶持锦绣计划相关企业2680家。该计划以刺绣、蜡染和民族服装服饰为重点,建设了20个省级“锦绣计划巧手经济县”、上千个巧手致富基地,并通过连续举办八届创新创业大赛,持续激发妇女手工产业活力。
如今,“锦绣计划”已成为妇女脱贫与乡村振兴的标志性项目,其成功经验被写入全国妇联提交联合国的《新时代妇女扶贫减贫的中国经验》。涂妍表示,从深山走向世界,贵州妇女正以针为笔、以线为墨,在传承与创新中绘就乡村振兴的锦绣画卷。
天籁之音贵州侗族大歌。
此外,在峰会期间的“数字赋能妇女和儿童成果展”上,贵州省歌舞剧院实施主办的国家艺术基金“侗族大歌舞台表演创作人才培训班的”8位学员(她们都是来自黔东南州的从江、榕江、黎平的侗族大歌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现场献声,以清澈悠扬的歌声展现了贵州少数民族女性的文化自信与时代风采。(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李缨 图 贵州省妇联提供)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