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视频             直观中国       |      老外在贵州       |       热点专题       |      Hi,贵州!     
贵州麻江县河坝村:博物馆串起非遗韵 休闲地盛满幸福感
2025-10-21 14:27:04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罗淼责编:赵滢溪

  近年来,在贵州省黔东南州麻江县龙山镇河坝村,以瑶族文化博物馆为核心打造的休闲文化空间,正成为村民日常休憩的“幸福角”和游客触摸非遗的“体验窗”,让千年瑶韵在烟火气中焕发新生。

贵州麻江县河坝村:博物馆串起非遗韵 休闲地盛满幸福感_fororder_博物馆内排列着作品

瑶族文化博物馆内

  麻江县龙山镇河坝村94%以上的村民为瑶族,这里保存着完整的瑶族文化习俗,2008年“枫香印染技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中国传统村落,近年来,河坝村以文化振兴为抓手,将瑶族文化博物馆升级扩容,配套建设非遗体验工坊、田园休闲区等,形成“观展+体验+休憩”的文化休闲综合体。

贵州麻江县河坝村:博物馆串起非遗韵 休闲地盛满幸福感_fororder_成品展示

博物馆内的瑶族服饰展示区

  走进瑶族文化博物馆,枫香印染纹样在灯光下流转光泽,500余件藏品静静诉说着瑶寨往事,从古老的瑶族头巾到现代的布桶鞋,从枫香印染的围腰到刺绣精美的长衫衣,每一件都承载着村民的情感记忆。在馆外的非遗工坊里,几位妇女正用枫香树油配制的油料在布上绘图,蓝靛底色上的花鸟纹样渐次成型——这门被誉为“布上青花瓷”的技艺,如今成了村民指尖的“幸福密码”。

  “以前农闲的时候只能在家待着,现在博物馆已经建成了,没事就来馆里看看老物件,跟着师傅学印染、蜡染,作品还能放在馆里的展示区售卖,既能学会手艺又能增加收入。”麻江县龙山镇河坝村村民龙安红说。

贵州麻江县河坝村:博物馆串起非遗韵 休闲地盛满幸福感_fororder_河坝瑶族服饰展示

河坝瑶族服饰展示

  今年河坝村通过枫香印染及刺绣产品实现销售额超85万元,带动村集体经济收入50余万元,旅游收入突破30万元。截至目前,河坝村已开展15次枫香印染技艺培训班,参训人数超500人次,越来越多村民借助非遗技艺实现增收。

  “我们不仅要保护好文化遗产,更要让它融入日常生活,把非遗体验、农耕观光和休闲娱乐结合起来,既让村民在家门口享受到文化福利,也让游客能沉浸式感受瑶寨魅力,真正实现‘文化惠民、全民共享’。”麻江县龙山镇河坝村副支书、副主任龙全成表示。

贵州麻江县河坝村:博物馆串起非遗韵 休闲地盛满幸福感_fororder_村支干部正在整理物品

工作人员正在整理物品

  河坝村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审美相融合,依托“公司+工坊”非遗基地,打造出印染装饰画、刺绣背包等文创产品,让指尖技艺转化为“美丽经济”。如今,博物馆周边千亩良田与传统建筑交相辉映,吸引着研学团队与游客纷至沓来。

  “接下来,我们将结合效益、客流量情况,增加文创产品开发,让游客不仅能看能学能做,还能把瑶韵文化带回家,让博物馆真正‘活起来’,让村民幸福感强起来,这就是我们守护文化的意义 。”龙全成说。(文/图 付善青 李莎)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