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14时30分,随着最后一段拱肋节段精准吊装到位,乌江航运扩能工程乌江渡—龚滩三级航道建设工程白果坨大桥主拱顺利合龙,标志着项目建设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向全面通车目标迈出了坚实一步。

此次合龙的主拱作为大桥的核心受力结构,具有施工精度高、技术难度大、安全风险控制严等特点。项目建设单位精心组织,施工、监理等单位密切协作,克服了现场作业空间受限、构件吊装精度要求严苛等挑战,确保了合龙过程安全、精准、高效完成。

据悉,白果坨大桥改建项目概算投资为8223.70万元,位于白果坨国家湿地公园范围内,毗邻居民区。为保证民房安全、环保施工,大桥两岸拱座基坑均采用机械冷开。同时,主桥将采用无支架斜拉扣挂缆索吊装系统施工,以节约施工时间、降低建造成本、保障大桥质量。
“白果坨大桥是乌江三级航道建设的一个配套项目,目标是改善乌江航道的运输能力,把乌江航道等级从目前的四级提升到三级,未来通航船舶标准将从500吨级提升至1000吨级。大桥建好后,能保障1000吨的船舶顺利地通过乌江。另外,桥宽拓至15.6米,专设人行通道,能够有效改善两岸老百姓的出行。”乌江三级航道指挥部副指挥长黄龙江介绍。
白果坨大桥建成后,从贵州出发的货船可直抵长江,接入全国航运网络,成为乌江融入长江经济带的咽喉要道。“从前码头熙攘,是烟火人间的集市,今后船舶往来,是通江达海的枢纽。”双鬓斑白的文辉乾是土生土长的德江县人,在他眼里,变的是方式,不变的是乌江始终流淌的使命。
作为国发〔2022〕2号文件和《贵州省水运体系发展行动方案》里明确支持的实施项目,乌江三级航道建设是贵州“北入长江”出省通道的关键工程。待三级航道建成后,乌江运输能力将实现质的飞跃,为贵州深度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全面对接长江经济带、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刘力维)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