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以来,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将农村饮水安全保障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基础性工程和重大民生实事来抓,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让甘洌的清泉流进千家万户,也流进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心田。截至目前,乌当区农村供水工程覆盖率、进户率均达100%,153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如同血脉般延伸,滋养着14.03万农村人口,书写了一曲动人的民生乐章。
从“找水吃”到“水自来”:一泓清泉润民心
对于新堡布依族乡长坡村的陈正刚来说,拧开水龙头就有清澈的自来水哗哗流出,是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以前吃水难啊!遇到天干,还得半夜去守着那点岩缝水,一瓢一瓢地舀,水金贵得不行。”
转变始于“十四五”。乌当区将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摆在突出位置,持续加大投入,精准施策。随着农村供水管网不断延伸、巩固、提升,陈正刚家的日子也迎来了转机。“现在好了!政府把水管直接接到了灶台边,水量大,又干净。洗衣、做饭、洗澡,方便太多了!再也不用为吃水发愁,感觉这日子都有奔头了。”老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陈正刚的用水经历,见证了乌当区偏远村寨曾经面临的挑战,这也是乌当区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成效的一个生动缩影。从“找水吃”到“水自来”,改变的不仅是取水方式,更是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工程筑牢“水防线”:涓滴汇流保长远
农村饮水安全,核心在工程,关键在长效。下坝镇谷坝村的封开秀老人,同样对通水后的生活赞不绝口:“现在这水,清亮亮的,喝着放心!”
封开秀的“放心”,源于乌当区对水源选择、水质净化、管网建设、运行维护等各个环节的严格把控。为确保农村供水工程不仅“建得成”,更能“管得好”“长受益”,乌当区建立健全了工程长效管护机制,明确管护主体和责任,落实维修养护资金,加强水源保护和水质监测,确保水量、水质、用水方便程度和供水保证率全面达标。
2024年,乌当区更是将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提升到新高度,重点实施了“乌当区新场镇尖坡村、大坝村、尧上村、永丰村、杨梅村人饮抗旱应急工程”和“新桃水库水厂及配套管网建设”项目。这两项工程的完工,不仅有效应对了季节性干旱的挑战,更通过规模化水厂和配套管网的建设,极大地提升了区域供水的稳定性和保障能力,为乌当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了坚实的农村饮水支撑。
2025年5月,区级实事——水田镇千坎箐水厂提升改造工程项目的顺利完工,使水厂供水规模从原有的日产500吨提升至3500吨,周边村民彻底告别水量不足、水质不稳的困境,实现农村供水稳定水源、城乡同网同价,农村供水专业化管理、智能化运行,城乡供水一体化发展。
活水赋能振兴路:以水为笔绘新卷
汩汩清泉,滋润的不仅是土地,更是乡村振兴的希望。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的全面提升,有效解放了农村劳动力,以前耗费在取水上的大量时间精力,如今可以投入到产业发展和增收致富中。同时,稳定、安全的水源也为农村特色种养殖业、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吸引了更多企业和人才关注乡村、投资乡村。
清澈透亮的自来水,正沿着新铺设的管道,奔向乌当区的更多乡镇。作为今年乌当区全力实施的农村规模化供水工程的关键一环——洛湾、三江供水管网工程整体形象进度完成93%,乌当区农村饮水提升改造工程整体形象进度也已过半程。这两大工程的齐头并进,意味着乌当区农民离“拧开水龙头就是幸福水、健康水”的日子越来越近。
通过持续夯实农村饮水安全基础,乌当区不仅解决了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更打通了乡村振兴的“水路”,激发了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水,这一曾经的“瓶颈”,正转化为推动乌当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活水”。
回首“十四五”,乌当区交上了一份厚重的农村饮水安全保障答卷。从翻山越岭找水吃到清泉入户润心田,从水质担忧到饮水放心,从保障基本生活用水到支撑产业蓬勃发展,乌当区用扎实的行动,将“民生工程”真正做成了“民心工程”。展望未来,随着供水体系的不断完善和管护机制的持续优化,这股承载着民生温度与振兴希望的“幸福水”,必将在乌当区的广袤乡村流淌得更加欢畅、绵长。(文 叶熳 田莉姣)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