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注定要载入贵州发展史册。当盘兴高铁的列车呼啸着驶过黔西南的群山,这片曾经因山川阻隔而发展受限的土地,终于完成了交通史上的伟大蜕变——全省九个市州全部通达高铁,“市市通高铁”的宏伟蓝图从愿景照进现实。这不仅意味着贵州高铁交通版图上最后一块拼图的圆满落位,更标志着贵州全面迈入高铁新时代,开启了西南内陆省份对外开放的新篇章。

盘兴高铁试验列车。刘朝富 摄
回望这场跨越十年的高铁建设征程,仿佛一场波澜壮阔的时代接力。2014年,贵广高铁的开通犹如一道划破长空的闪电,首次将贵州与粤港澳大湾区紧密相连。这条穿行在喀斯特地貌中的钢铁巨龙,不仅打破了贵州"地无三里平"的交通桎梏,更打通了西南地区通往出海口的快捷通道,为贵州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促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联动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辆列车行驶在贵广高铁线上
2022年,贵阳环线铁路开通,以创新性的“一环七射”架构,将城市轨道交通、公交系统、国铁干线和民航机场无缝衔接。这条环线铁路实现了1小时26分钟绕城一周的便捷通勤,不仅重塑了贵阳的城市空间格局,更以“一小时生活圈”的概念重新定义了都市人的生活方式,让城市内部的流动变得更加高效顺畅。

贵阳环城高铁
2023年,贵南高铁的贯通再度刷新了人们对贵州交通的认知。这条全长482公里、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在贵州境内蜿蜒200公里,不仅结束了独山、荔波等县市不通高铁的历史,更创造了贵阳至荔波1小时速达的出行奇迹。高铁的开通催生了喀斯特地貌旅游的新热潮,黔南州在2024年迎来了旅游业的爆发式增长,接待游客突破8000万人次,入境游客增幅达288%,创造了令人瞩目的“高铁经济”效应。

一辆列车行驶在贵南高铁线上。张贵忠 摄
如今,盘兴高铁通车在即,兴义南站如一座现代化地标巍然矗立在黔西南大地上。这条即将贯通全省最后一程的高速铁路,不仅意味着贵阳至省内八个市州中心城市“1-2小时交通圈”的全面形成,更将黄果树瀑布、万峰林、马岭河峡谷等世界级景观串联成一条熠熠生辉的高铁黄金旅游通道。对兴义而言,这是其首次接入国家高铁主干网的历史性时刻;对黔西南地区来说,这是在“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提升节点地位的战略机遇。

兴义南站内部
十年砥砺奋进,十年春华秋实。截至盘兴高铁,贵州铁路营业里程已达4354公里,其中高速铁路里程突破1906公里。这一组数字背后,是无数建设者攻坚克难、开拓创新的奋斗故事,是贵州从“西南枢纽”迈向“开放高地”的生动写照。每一根轨枕的铺设,每一座隧道的贯通,都在诉说着这个内陆省份突破地理限制、拥抱世界的决心。

贵州高铁网纵横交错
高铁带来的不仅是出行速度的提升,更是发展理念的革新。它改变了山区百姓的生活方式,拓宽了青年一代的发展视野;它让农产品走出大山,让游客走进村寨;它重塑了区域经济格局,激活了沿线城镇的发展潜能。这种改变既是可量化的发展速度,也是可感知的民生温度,更是贵州面向未来的开放气度。

高铁穿过侗族村寨。张贵忠 摄
路相连,心相通。高铁网络如同毛细血管般深入贵州的每一个角落,将分散的市州紧密联结成命运共同体。曾经阻隔发展的千山万壑,如今已成为见证发展的最美风景。随着“市市通高铁”目标的实现,贵州作为西南陆路交通枢纽的地位将得到进一步夯实,其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角色也将愈发重要。

2021年, 贵州省首趟中欧班列从贵阳市出发
山海无阻,“黔”程万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贵州正以更加自信的姿态,书写着新时代的开放史诗。这张越织越密的高铁网络,犹如一双振翅高飞的羽翼,托举着这片曾经被群山环抱的土地,去往更广阔的天际。当银白列车穿梭于青山绿水间,我们看到的不只是钢铁轨道铺就的交通动脉,更是一个内陆省份在新时代发展大潮中破浪前行的壮阔图景,它正载着贵州儿女的期盼与向往,驶向未来的无限可能。(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黄怡雯)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