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鼓催征马蹄疾 ——贵州黔西南州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纪事

2019-07-11 09:53:30|来源:贵州日报|编辑:周文进|责编:陈梦楠

  脱贫攻坚决战之年,时间过半,贵州省黔西南州号声响、战鼓急,盘江两岸插上一面又一面攻坚红旗:

  黔西南州安龙县如期摘掉贫困县帽子,并与黔西南州兴义市、兴仁市、义龙新区同步落实“四个不摘”“两个清零”;

  “组组通”硬化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按时完成;

  6月20日,黔西南州率先全省提前完成“十三五”规划易地扶贫搬迁任务,338506人全部搬迁入住,开启幸福新生活;

  上半年,预计全州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00亿元、增长约10.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继续排在贵州省前列……

  在贵州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黔西南各族人民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大力培育和弘扬新时代贵州精神,以渴望胜利、敢于胜利的战斗意志,以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的奋斗激情,以志在争先、勇于争先的进取精神取得新的战绩。

  产业革命:山地催生“摇钱树”

  “今年种了20亩薏仁米,赚3万元没问题。”站在田坎边,兴仁市城北街道丰岩村民宋德远表示,很有信心实现增产增收。

  “今年卖茶、种茶,已增收4万多。”望谟县郊纳镇八步村茶农王春望有30余亩茶园,依托“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组织方式,王春望收入节节高。

  行走在盘江两岸的山岭之间、田野之上,薏仁米、茶叶、香蕉、白及、火龙果……入眼所见绿潮涌动,产业欣欣向荣,农民满心欢喜。

  山地、高原、丘陵总面积占比达95.6%的黔西南州,海拔跨度大、生物性多样、立体气候明显,发展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是脱贫攻坚产业调整的可行之路。

  今年以来,黔西南州持续深化农村产业革命,在2018年调减低效农作物面积99.8万亩的基础上,2019再调减60万亩,同时加快38个500亩以上大坝结构调整目标,精准落实“八要素”,全面推进“退一进十”“四化培训”“三改四种”等八大工程,百香果、食用菌、薏仁米等短平快项目显现效益,茶叶、芒果、花椒等以短养长项目增收明显,群众调结构、谋增收的积极性高涨。

  “接下来,我们将在产业选择、做大做强、技术服务、组织方式、产销对接、利益联结、党建引领上下功夫,补短板,强弱项。”黔西南州有关领导表示,将以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精神为指南,全面落实“八要素”,加快山地特色种植、生态畜禽养殖等八大产业全产业链、全利益链发展,确保产业链延伸到村、项目覆盖到贫困户,带动10万贫困人口增收。

  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越写越精彩

  在黔西南州多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上,新市民家中普遍悬挂的一幅照片非常显眼:旧房,新家,两照同框,一张定格贫困过去,一张映照美好现在,上方写着感恩的话语。

  “看新房子,我们倍加感恩;看老房子,我们更要努力。”册亨县搬迁群众王永成搬进城后,得到政府扶持开办了民族服饰家庭作坊,孩子在城里入学,有了收入,更有了希望。

  贵州省搬迁人数最多、搬迁任务最重的黔西南州,为啃下易地扶贫搬迁这块“硬骨头”,紧紧围绕“六个坚持”,扎实推进“五个体系”建设。6月20日,随着望谟县昂武镇九老山村罗加盖、李卜道等最后一批贫困群众搬迁入住,全州率先全省提前完成“十三五”计划搬迁入住任务,打了一场漂亮的易地扶贫搬迁战。

  搬迁是手段,脱贫是目的。要把“后半篇文章”写在群众心坎上,黔西南州加快建立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等“五个体系”,探索实施新市民计划,配套制定“产业发展、教育发展、卫生健康社区党建”等13项推进措施,构建“1+13”政策体系,帮助搬迁群众安居乐业奔小康。

  “全得安居险保障,帮我渡过了大难关。”从晴隆县搬迁到兴义市的精准贫困户邓伟搬到新家就办理了安居险,去年,他的父亲因意外摔伤去世,在依照城镇医保规定报销医疗费用之外,他还获得5.5万元 “安居险”理赔。

  探索实施“安居险”制度,是黔西南州书写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为搬迁贫困群众上就业险、安居险“双保险”的内容之一。目前,全州已累计为新市民办理安居险16万余人次,其中已理赔50件,赔付资金逾60万元。同时,男性16周岁至60周岁、女性16周岁至55周岁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就业险已逐步全覆盖。

  创业就业:“教育+人社+N”增添脱贫新动能

  近日,从望谟县乐元镇董万村搬迁到义龙新区王母新市民居住区的布依族妇女岑乜浮,参加完政府组织的“教育+人社+N”培训,成为社区一家民族服饰加工厂的产业工人。“通过培训掌握了一技之长,就在家门口上班,收入也还可以。”岑乜浮挺开心。

  今年以来,黔西南州狠抓创业就业“两业”工作,持续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全面精准抓好脱贫攻坚劳动力全员培训,促进家庭就业全覆盖,确保新市民“搬得出、稳得住、快融入、能脱贫”。通过创新实施“教育+人社+N”就业培训模式,把全州职业院校作为全员培训主渠道,统筹协调办学资源,形成培训新合力,共同构建起脱贫攻坚技能培训新模式。

  该州还以“人社+企业+妇联+N”万名绣娘培训、“教育+人社+商务”万名农村电商培训等“五个一万”培训就业为抓手,培训就业工作成效明显。其中,在黔西南民族职业学院共举办培训10余期,累计培训3000余人次,上千学员获得学院颁发的结业证书,建筑行业从业人员培训实现100%签约就业。

  同时积极探索构建“职业(技师)学院+中职学校+社会培训机构+企业以工代训”的培训机构保障机制等“八个机制”,破解培训就业和跟踪服务工作难题。

  今年1至5月,全州累计实现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6.6万人、新市民就业创业9.5万人,新市民劳动力家庭户均实现1人以上就业。

  号角连营烽烟起, 战鼓催征马蹄疾。正在举行的黔西南州委七届八次全会上,总攻目标再次明确: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自加压力,主动打好“提前量”,扎实打好15.86万剩余未脱贫人口脱贫攻坚战、已脱贫人口巩固提升保卫战、非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致贫阻击战“三大战役”,坚决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作者 陈俎宇 刘义)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