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视频             直观中国       |      老外在贵州       |       热点专题       |      Hi,贵州!     
贵州遵义:农家书屋助力乡村振兴
2022-11-16 16:43:36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罗淼责编:卢佳静

  近年来,贵州省遵义市在推动农家书屋工作中,因地制宜,大胆创新,强阵地、建队伍、办活动,不断提升农民文化素质,激发农民群众干事创业的决心和信心,让农家书屋真正成为农民群众学知识、长技能、强本领的主阵地,成为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助推器”,为基层文化需求提供有力保障,为乡村振兴注入不竭动力。

  以文兴业  “文化插秧”助民增收  

  走进红花岗区海龙镇贡米村,田坝里,村民们正忙着搭大棚、补栽油菜。贡米种植大户母志才正在大坝上“巡游”,一会用手给农户掐油菜窝的尺寸,一会又扒开栽好的油菜苗,提醒村民移栽时注意肥料与苗根的距离。结束“巡游”后,母志才来到村里的农家书屋,开始阅读。

  2019年,村里打造贡米产业,母志才便带头承包种植,收入连年翻番。今年虽然受干旱影响,但他与别人合伙种植的60多亩贡米仍然获得丰收,而这还要得益于他在村里的农家书屋学习到的管理技术。“有了农家书屋,等于有了免费学习的地方,边干边学才有进步、有收获。”母志才说。

  2021年,村里依托农家书屋,成立“文化插秧志愿小分队”,吸纳种植养殖能手、党员干部、致富带头人等加入队伍,母志才便是其中一员。“文化插秧志愿小分队”农闲时到农家书屋“充电蓄能”,农忙时,便将所学所感“播撒”到田间地头、创业一线。

  秋收后,母志才就开始频繁进出村里的农家书屋,为来年种植贡米作准备,还走进田间地头,把自己学到的技术教给村民们。谈起成为“文化插秧志愿小分队”队员,母志才很自豪,“把从书本上、实践中学到的技术教给大家,带着大家一起发展产业,一起致富,心里很满足。”

  截至目前,贡米村“文化插秧志愿小分队”已吸纳30余名队员,共开展“文化插秧”活动300余次。通过文化志愿插秧活动,贡米村的贡米产业走上正轨,“稻+菌”“稻+菜”“稻+油菜”等模式不断更新升级,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以文铸魂  讲好遵义红色故事

  在汇川区板桥镇娄山关社区农家书屋,村民夏明才用手机微信扫了门上的二维码后,管理员余小君的手机上便收到了开门申请,点击同意后,农家书屋的门自动打开,夏明才便可以进去看书、借书。作为贵州省智慧农家书屋阅读平台试点,村民只要通过扫码,便能在手机上自主阅读和收听图书。

  夏明才的家住在离农家书屋100余米的农民工返乡创业一条街上,2012年,夫妻俩从广东打工回到老家,开起农家乐。随着娄山关景区的升级打造,前来旅游、避暑的客人越来越多,为给游客提供优质服务,娄山关社区依托得天独厚的红色文化资源,利用农家书屋这一文化阵地,整合辖区内娄山关红军小学、诗词馆、红色书店等,拓展阅读场地,开展厨师、红色故事讲解员、藤编技艺等培训,不断提升乡村旅馆、农家乐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让社区群众人人知晓娄山关历史,人人能讲红色故事。夏明才是第一批参加培训的从业人员。

  在拓展农家书屋功能、发挥其文化阵地作用的同时,娄山关社区结合实际,不断探索打造新时代特色农家书屋,与樊登读书会、茅台读书会等共同建立娄山关红色读书会,定期举办“阅读红色经典,讲好红色故事”活动,并将阅读推广与旅游服务有机结合,构建“本地书友+游客”的阅读活动组织模式,通过阅读赋能旅游,每年带动近万名游客参加读书活动。

  以文惠民  拓展农家书屋功能

  在不断拓宽农家书屋覆盖面的同时,遵义市把如何利用好农家书屋,让其充分发挥农村文化阵地作用;如何引导农民走进书屋、爱上阅读;如何立足资源禀赋,打造特色农家书屋、举办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等问题作为深入推进农家书屋工作的导向,以促进乡村振兴为前提,以惠及农民为目标,拓展农家书屋功能,推动农家书屋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遵义市各县(市、区)结合实际情况,将农家书屋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童伴之家、妇女儿童之家、春风小院等站所联动,整合资源优势,拓展书屋功能。

  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振兴。截至2022年10月底,遵义市打造农家书屋1805个,共有图书361万余册,电子阅览设备270余台,电子图书49万余册。农家书屋正逐渐成为遵义市统筹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的“加油站”“蓄能池”,通过“农家书屋+”的共建模式,创建一批特色示范书屋,举办一场特色阅读活动,培育一批有知识、有文化的新型农民,将农家书屋打造成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文化阵地,让农家书屋真正成为群众的“文化粮仓”。(遵义市委宣传部)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