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多家媒体组成的采访团走进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炉碧经济开发区,围绕工业、农业及文旅深度融合领域的创新成果开展集中调研采风。
据了解,黔东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先后荣获“贵州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贵州省大健康医药产业集聚发展示范区”。2024年,47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完成30.5亿元,同比增长8.59%;规模工业增加值完成8.48亿元,同比增长13.34%,彰显出强劲的发展活力。
工业方面,贵州炉碧经济开发区依托资源禀赋谋发展,深入推进“富矿精开”战略,全力推动玻璃制造及铝加工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已集聚玻璃制造上下游产业链企业20家、铝加工上下游产业链企业17家。2024年,该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完成113.71亿元,同比增长57.52%,实现“百亿级园区”历史性突破。
位于贵州省炉碧经济开发区的自动化玻璃加工车间
农业同样亮点纷呈。舟溪镇依托完善的基础设施,打造了蓝莓、草莓、富硒西瓜等特色种植基地。其中,蓝莓种植示范区采用智能化管理系统,预计年产量可达10吨。淫羊藿种植基地则采取“公司+村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既保障了种植户的利益,又促进了产业链条的完善。这种模式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力。
凯里市舟溪镇舟溪大坝采用智能化管理系统种植的蓝莓通过零售和订单模式进行销售
文化旅游方面,凯里积极探索民族文化的现代化表达方式。苗侗风情园的贵州“村T”现场走秀成为此次调研的一大亮点,通过将传统民族文化与现代时尚元素结合,展示了独具特色的苗族刺绣、银饰、蜡染等手工艺品,这些作品不仅保留了传统文化精髓,还融入了当代设计风格,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这一创新举措为凯里文化旅游产业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
凯里市苗侗风情园村T走秀
情郎村作为凯里推动乡村振兴的一个样板工程,其精致康养特色山居生活宿集模式备受关注。通过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情郎村成功盘活了闲置资源,形成了独特的“12345”发展模式。村民以闲置房屋入股村集体,再由村集体与专业运营公司合作,共同推进项目建设。这种模式不仅提升了村民收入,还增强了乡村治理能力。一二三产业多点开花,凯里这座城市蓬勃出强大的生机与活力。下一步,凯里将继续深化产业融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文/汪汀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