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视频             直观中国       |      老外在贵州       |       热点专题       |      Hi,贵州!     
贵州:装上“AI钥匙” 插上“数智翅膀” 打造千行百业数字经济新引擎
2025-08-19 14:34:53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杨展凌责编:赵滢溪

  国际在线贵州消息(记者 罗淼):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浪潮中,贵州积极推动算力、数据、应用和产业协同联动,做强做优数字经济,全力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向工业、旅游、农业等领域渗透,加快打造“AI+行业”的生态闭环。从工厂车间到苗寨梯田,从体育赛场到文旅体验,AI大模型正深度融入这片数据沃土,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全新动能。

  “我们发展以行业大模型为重点的人工智能产业,为千行百业装上‘智能钥匙’,插上‘数智化翅膀’。”在7月22日召开的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数博会)新闻发布会上,贵州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罗强介绍,依托华为、DeepSeek等基础大模型,贵州目前已在全省24个重点产业打造近100个大模型应用场景。

  在遵义铝业的生产线上,AI技术正在悄然优化电解铝工艺参数。企业负责人透露,这项智能升级预计每年可节约电力超过1700万度。

  在农业与乡村治理领域,AI同样展现独特价值。贵州各相关单位和部门借助卫星遥感与地面传感器数据,在农业试点通过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智能改造,搭建出养殖全过程数字化和智能化管理平台、AI巡检机器人、“智慧辣椒云平台”、5G智慧农业认养平台等系统,实现了大数据技术在农业领域的精准切入和高效应用。

贵州:装上“AI钥匙” 插上“数智翅膀” 打造千行百业数字经济新引擎_fororder_图片1

观众排队等待机器人现磨咖啡 摄影 陈果

  而在文旅领域,贵州更走在全国前列——今年初,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与马蜂窝旅游集团联合发布了贵州旅游AI智能应用“AI游贵州”,并正式发布全国首个省市景区三级AI应用生态“AI游贵州”“AI游黔西南”“AI游西江”,重塑游客体验与产业生态。“AI游贵州”的发布,代表贵州文旅全面跨入AI时代,贵州不仅将AI技术融入旅游体验,更通过大数据驱动文旅产业的革新。

贵州:装上“AI钥匙” 插上“数智翅膀” 打造千行百业数字经济新引擎_fororder_数博会徐菡

“AI游贵州”正式发布 摄影 徐菡 

  “黄果树银河落九天,小七孔碧玉嵌人间,西江灯火映千年。看!我的名字就是贵州的诗与远方!”今年4月,在第十九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开幕式上,身着贵州民族服饰贵州文旅数字形象代言人“黄小西”上线亮相。

贵州:装上“AI钥匙” 插上“数智翅膀” 打造千行百业数字经济新引擎_fororder_图片3

贵州文旅数字形象代言人“黄小西”上线 摄影 陈果

  “黄小西”以贵州最有名的景区黄果树瀑布、荔波小七孔、西江千户苗寨来命名,不仅能为游客提供信息咨询、行程规划、智能订购等游玩全过程智能服务,带游客体验贵州山水风光、民俗风情以及各式各样的文旅新玩法;还可以嵌入各类旅游服务平台,方便游客在各个场景使用,用智能应用联通各类旅游企业提供线下服务,随时为游客的贵州之旅保驾护航。不管是旅游达人还是旅游小白,都能享受到贴心的智能服务,深受游客好评。

  体育赛事也迎来“未来已来”。在今年6月举行的2025贵阳马拉松上,主办方首次深度融入前沿科技,创新推出AI短视频生成服务。依托遍布赛道的智能识别系统,能精准捕捉每位跑者的精彩瞬间,并即时生成高清短视频。跑者冲过终点线后,第一时间即可便捷获取并分享自己的奔跑风采与喜悦,这一创新服务赢得参赛者广泛赞誉。

贵州:装上“AI钥匙” 插上“数智翅膀” 打造千行百业数字经济新引擎_fororder_图片4

无人驾驶小巴行驶在道路上 摄影 陆丹

  这些生动的场景,正是贵州人工智能产业“枝繁叶茂”的缩影,其背后,是坚实的技术底座与人才支撑体系。多年来,贵州坚持在建强平台和人才支撑上发力,下大力提升贵州的“国字号”平台,比如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还要建设省人工智能实验室和产业孵化中心,努力把技术研发的地基打得更加牢实。同时,贵州还围绕着产业需求来培养人才,在贵州的大学和高职院校设立了68个人工智能相关专业,按照产学研相结合的要求来培养人才。

贵州:装上“AI钥匙” 插上“数智翅膀” 打造千行百业数字经济新引擎_fororder_图片5

2024数博会上,观众与机器人互动 摄影 陈果

  面向未来,贵州正将AI技术更深层次地融入电子信息制造、高端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并以前瞻眼光布局低空经济、智能驾驶汽车等充满潜力的新赛道。这片昔日“地无三里平”的山地省份,正在智能化的新赛道上跑出令人瞩目的加速度。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