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视频             直观中国       |      老外在贵州       |       热点专题       |      Hi,贵州!     
轻点鼠标买卖全球 邮储银行助遵义辣椒“红”遍世界
2025-09-16 12:50:36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罗淼责编:颜观潮

  “世界辣椒看中国,中国辣椒看遵义。”遵义现有辣椒加工企业130余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60余家,辣椒产业综合产值超200亿元,辣椒产业成为当地促进农业增收、农民致富的支柱产业。

  近日,第10届贵州·遵义国际辣椒博览会盛大开幕。当天,邮储银行作为辣椒交易平台“买辣网”独家结算行正式亮相。从资金筑基到全链润泽,从科技赋能到全球链接,邮储银行正以金融活水,助这枚红辣椒“辣”出中国、“香”飘世界。

轻点鼠标买卖全球 邮储银行助遵义辣椒“红”遍世界_fororder_图1

遵义辣椒 供图 邮储银行贵州省分行

  筑基:4.8亿元授信助力打造“国字号”辣椒市场

  中国辣椒城是农业农村部认定的国家级遵义辣椒市场,是全国唯一省部共建的辣椒专业单品交易中心,承载着“集散虾子、买卖全球”的战略使命。作为市场核心运营主体,贵州交投农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肩负整合超万余家种植主体、加工企业的重任,但中国辣椒城综合物流园建设曾使其面临资金压力。截至目前,邮储银行累计向该企业提供4.8亿元贷款资金,融资支持物流园建设,创下该企业贷款授信新高。

  “这笔资金解决了园区建设的最大难题!”企业负责人感慨道,从冷链仓储中心到数字化交易大厅,邮储银行的资金让国家级市场‘筋骨’强健。如今,中国辣椒城占地面积超600亩,辣椒日均吞吐量达1700余吨,是中国最大的辣椒集散交易中心。

轻点鼠标买卖全球 邮储银行助遵义辣椒“红”遍世界_fororder_图2

邮储银行工作人员在了解辣椒产品 供图 邮储银行贵州省分行

  润泽:“产业贷”激活辣椒产业链毛细血管

  在辣椒交易核心区域,邮储银行新蒲经开区支行重点对接了当地资深辣椒经纪人陈大哥。

  随着旺季临近,辣椒收购规模扩大、仓储物流急需升级,陈大哥周转资金吃紧。邮储银行主动上门为其开辟绿色审批通道,仅用2天就完成了从申请到放款100万元的全流程。

  “邮储银行的这笔资金太关键了,正好赶上辣椒收购黄金期。”陈大哥说。

  为助力地方辣椒产业更好发展,一直以来,邮储银行的金融产品从早期的“多户联保”、家庭农场大户贷款,到如今的“产业贷”,均始终围绕辣椒产业创新实践,陪伴客户从小到大、由弱到强。

  陈大哥获得的“产业贷”是邮储银行专门针对特色产业推出的普惠贷款产品,面向种植户、家庭农场、个体工商户及小微企业,提供最高300万元、最长3年的优惠贷款,具有利率低、随借随还、手续便捷的特点。截至目前,邮储银行遵义市分行已通过“产业贷”等产品向411户企业和农户发放贷款13.71亿元,精准解决产业链“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

  赋能:数字科技助力打造智慧交易平台

  如何让辣椒交易从“田间现金交割”迈向“全球数字流通”?邮储银行以“科技+金融”破局。

  中国辣椒城历经自发零散交易、定点露天交易、小型交易市场三次变迁发展而来。为突破传统模式限制,亟需建立线上交易中心,“买辣网”应运而生。该平台利用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将线下交易迁移至线上,实现竞买、竞卖和挂牌交易功能。

  为做大辣椒市场,深入到辣椒产业链发展核心中去,邮储银行依托“铁三角服务机制”和“数智化服务工程师四级联动机制”,充分发挥邮储银行科技优势,凝聚总分、业技合力,助力打造“产业一张网、服务一平台”模式,与客户共谋数智化转型路径,共建“数字桥梁”。

  邮储银行作为该交易平台独家结算银行,仅用时3周就完成了银企直联与“买辣网”的需求对接,系统开发与联调以及上线运行全流程。该平台可实现账户管理、竞价交易、资金结算、签约出入金、日终对账、多结算轧差、资金清分、供应链金融服务、数字仓储物流服务、仓单质押等功能。

  预计平台上线后将汇聚1.52万家种植企业、1.15万家加工企业、180家批发主体和3000个经销商,用户足不出户即可完成交易,显著提升便利性,真正实现遵义辣椒“买卖全球”。

轻点鼠标买卖全球 邮储银行助遵义辣椒“红”遍世界_fororder_图4

邮储银行工作人员走访辣椒企业 供图 邮储银行贵州省分行

  此外,邮储银行还发挥邮银协同优势,聚焦辣椒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整合金融、电商与物流资源。通过创新“产业+金融+寄递+电商”融合生态圈,已为企业完成超十万件辣椒产品寄递服务,推动“黔货出山”,让遵义辣椒从黔北深山走向世界餐桌。(文 杨艺敏)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